第(3/3)页 这个国家未来十几年都是风雨飘零,需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他得帮忙攒着点,林三七也是操碎了心。 香江林家有砂石生意这一顶,那就是无敌了,将来甚至可以直接进军房地产业,自产自销,那才是最赚钱的行当。 李部长满意而归,当然首都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宝安县药厂也是按步就班开始批量生产药物。 米国、波士顿、晚上21时 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医院,传染病院区。 安东尼教授和西奥多教授正在做最后的检查。 助理布莱克在旁边汇报着: “两位教授先生,经过和医院协调,目前我们已经占据了整幢A5号楼,目前一共准备了10个病区,共开放500张床位,目前所有设备和医护人员已经全部到位。 另外,我们抽调了传染病科、呼吸科等相关医务人员,重新组建了全新的“结核科”,由西奥多教授担任科主任。 此外,门诊改造也已经安排完毕,我们明天准备开放一共20个诊室同时开工。 同时我也通知了所有医生,明天开始每位医生放50个号,如果病人过多,我们会额外给予3倍加班工资。” 米国的门诊医生,平均每小时只能看4个病人。 这是因为米国医学传统要求每个病人的appointment至少需要预订15分钟的时间。 除了基本的医疗检查和治疗外,医生还需要花时间回答病人的所有问题、还得进行科普教育等。 哪怕是跟病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天也算工作时间。 因此,米国医生一天8小时工作时间,上午门诊+下午门诊,大概只能看20个病人。 而一般情况下,一名米国一天如果能看15个病人,那就是劳模了,很多时间一天病人数量就是个位数。 好听点叫医生看病仔细,难听点医生就是懒。 像安东尼教授在华国京城坐门诊时,一天的门诊量最高突破过150号。 但在米国麻省总医院,他这样高级别的专家门诊,一天不超过5号。 所以说在米国看病的效率非常低,通常要预约排除一周以上,如果是专科排队几个月都有可能。 这次麻省总医院为了一炮而红,要求一天门诊50人,绝对是打破常规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