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薛定就在演习的总结汇报: “刚刚我们试了一下,53式重机枪射速高达600-700发/分,战斗射速为300-350发/分,有效射程可达1000米。 这种高射速和远射程使得它在战场上能够提供持续而强大的火力支援,这是53式重机枪的优点。 但53式重机枪枪身加枪托的重量达到了40公斤,显得比较笨重,这对山林地带的快速机动作战并不是太适合,比如我们云楠边境地区。 另外,至于56式轻机枪的缺点更加明显,首先是56式轻机枪仅支持连发射击,缺乏单发功能,难以精准压制目标,导致弹药消耗过快。 关键还在于56式轻机枪无法兼容其他弹匣供弹,战场补给灵活性不足,尤其在后勤保障跟不上的山地作战中,劣势非常明显,打着打着就没子弹了。 至于说容易出现卡弹、断链等问题,这个都是众所周知的才毛病了。” 傅红良也汇报导: “刚刚我试了我们的56式半自动步枪,而薛定则是使用敌人常用的AK47,如果是在丛林环境当中,我们的56式半自动步枪的劣势同样明显。 首先,56式半自动步枪的10发单发火力难以压制AK-47,士兵需依赖56冲协同作战,这就增加了士兵的伤亡,毕竟敌人不会不动让你来打。 另外就是56式半自动步枪有效射程只有400米,单发精度较高,适合远距离狙击,丛林地形限制了其优势发挥,远射能力难以施展。 还有一个就是,56式半自动步枪暴露出单发精度优势但火力不足的问题。例如,10发弹仓需频繁装填,面对敌人的AK47全自动压制时处于劣势。 所以我们的意见,就是能不能搞到一种能压制AK47的自动步枪,毕竟这才是我们的主力枪型,在解决了战场机动性问题之后,还得解决火力问题。” 你要说别的武器林三七可能还不大懂,但你要说大名鼎鼎的步枪之王AK-47,那他就知道了。 这玩意儿从诞生到现在的接近70余年里,生产了接近1.5亿支。 也就是说按全球总人口40亿计算,每100个人就拥有3.75支AK-47,这个记录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之所以AK-47如此受欢迎,尤其是中东的老乡们,几乎人手一支,普及性如此之高,那必定有它的过人之处。 至少在林三七的心目中,这个AK-47肯定是要优于我们五十年代生产的56式半自动步枪的。 怪不得傅红良和薛定都觉得我们的武器落后了,打不过AK-47,想要寻找更好的武器。 林三七看向了曹军长问道: “老曹,你们面对的敌人,现在都配备AK-47的?这群丛林里的猴子哪来这么多钱?” 曹军长点点头,无奈道: “我当初就跟你说过,如果是当年的远征军兄弟,他们的思想就是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要共同反击侵略的外族敌人,只可惜他们这批人几乎死光了。 现在在边境跟我们作战的敌人,无论是被我们赶跑的果军,还是老缅地方武装,其实都是有米国在背后支持的,所以他们装备的武器比我们还先进。” 林三七微微点头,可以理解,一方面是米国在背后支援最先进的武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