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说难听点,也叫地方保护主义。 “那五哥,你觉得我们跟张州制药厂这场官司能不能打赢?” 林德智背靠在椅子上,苦笑道: “难,恐怕难以打赢,因为截止到目前为止,张州制药厂提起的所有片仔癀侵权官司,胜率是百分之百,这个概率是很恐怖的。 我查过资料,张州制药厂跟“片仔癀”有关的注册商标共有84件。 包括“片仔癀”、“片仔癀;PIEN TZE HUANG”、“片仔癀 PZH”、“片仔癀宏仁”、“片仔癀清解”、“片仔癀皇后 QUEEN”等商标。 距离最近一场官司,张州制药厂与鹭岛中药厂的一场长达5年的官司,这5年时间里,双方发生多次诉讼交锋,一路从地方打到省高院。 期间双方还收到了胡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的调停函,没有成功,反而加剧张州制药厂与鹭岛中药厂的商标争夺战。 最终,鹭岛中药厂还是以败诉告终,最后也没有拿到片仔癀的通用名,只能将自己公司产品改成新癀片,尽管成份几乎一致,但商业价值大跌。 从这场官司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个是胡建地方肯定是保护张州制药厂公司的,另一个,片仔癀至少从目前法律上被认定是商品名。” 如果片仔癀被认定是商品名,那么其他公司使用这三个字就是妥妥的侵权。 现在官司打到了岭南堂,如果法院还是按前例宣判,这对岭南堂是极其不利的。 林三七放下文书,咨询到: “五哥,这场官司如果我能提供片仔癀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药方的证据,你觉得官司能不能赢?” 林德智有些惊讶道: “你有证据?如果有证据就最好不过了,就还是拿刚刚的鹭岛中药厂和张州制药厂公司来举例,这事我昨晚查了一晚资料,有点数了。 这两家公司的官网都介绍道,八宝丹源于明嘉靖年间宫廷秘方,八宝丹能治疗“癀”。 噢,对了,闽南方言称肌肉红肿热痛为“癀”,只需切下小片服用,即可退癀。 传到清末及民国时期,民间又称之为“八宝丹片仔癀”或“八宝片子黄”。 值得注意的是,依据两家的介绍可以看出,八宝丹与片仔癀都宣称自己的配方起源于明朝,都可以用来治疗“癀”,而且治疗“癀”都是“切片”服用。 当时认定,八宝丹即是片仔癀,片仔癀就是八宝丹,甚至两个名字可以合在一起使用,这就是民间的默认。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鹭岛中药厂与张州制药厂都可以生产‘八宝丹片仔癀’,没什么区别。 后来由于年代背景,双方还将产品名称共同改为‘片仔癀’。 一直到七十年代,由于计划经济,国家安排仅由张州制药厂生产片仔癀,鹭岛中药厂停产。 八十年代后期,因为市场化了嘛,鹭岛中药厂也要生存,所以恢复了片仔癀生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