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天两夜,几乎不眠不休。 张明远带着轧钢厂的技术骨干,一台设备一台设备地过,一个难点一个难点地啃。 陈锋则成了最可靠的“后勤总管”,从协调工具零件,到安排饭菜热水,甚至张工累得趴在图纸上睡着时,给他轻轻披上大衣,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当最后一台机床的主轴发出平稳低沉的嗡鸣,各项测试参数稳稳落在绿色合格区间时,整个车间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技术员们激动地互相拥抱,李主任更是用力握住张明远的手,声音都有些哽咽:“张工!太感谢了!您救了我们的命啊!” 【大功告成!项目保住了!】李主任心头巨石落地。 张明远布满血丝的眼睛里也露出欣慰的笑容,疲惫地摆摆手:“应该的…设备没事就好…”他目光转向旁边一直默默支持的陈锋,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小陈,这次也多亏了你!没有你,我来不了,来了也未必这么快能理顺!是个人才!” “张工辛苦。”陈锋递上那个白搪瓷缸子,里面是刚倒的温开水。 任务圆满完成。 李主任在厂小食堂安排了隆重的答谢宴,桌上破天荒地出现了红烧肉、清蒸鱼,还有难得一见的汾酒。 厂里几个主要领导作陪,对张明远和陈锋表达了最高规格的感谢。 宴席结束,李主任亲自将张明远和陈锋送到厂门口,一辆吉普车已在等候,送张工去招待所休息,次日返回太原。 “陈锋同志!”李主任叫住准备离开的陈锋,从秘书手里接过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和一个盖着红戳的小本子,郑重地递给他。 “这是厂党委特批的顾问费和差旅补助!还有,”他指着那个小本子,“这是二十张工业券!算是厂里一点心意!你这次立了大功!以后轧钢厂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 二十张工业券!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比钱还金贵!能买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这些紧俏货!周围路过的工人眼神都直了。 【工业券!二十张!李主任真舍得下本!】秘书心里都暗暗吃惊。 “谢谢李主任。”陈锋没推辞,平静地接过。这是他应得的。 “还有,”李主任压低声音,带着十足的诚意,“客运段那边,我会亲自给你们段长打电话!你这样的好苗子,不能埋没了!该提拔就得提拔!” 陈锋点点头:“让主任费心了。” 吉普车载着疲惫但心满意足的张明远驶离,陈锋揣着厚厚的信封和珍贵的工业券,走出轧钢厂大门。 夕阳的金辉洒在他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这一次太原之行,收获远超预期。 回到南锣鼓巷,天已擦黑。 推开院门,进入大院,六米范围的“耳朵”立刻听到阎埠贵家的争吵声和心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