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锋略一沉吟:“安全是底线,不是选择题。处理关系,前提是坚持原则。我的看法是,用专业说话,用数据服人。发现问题不是目的,目的是共同解决问题。” “可以建立定期技术会商机制,提前介入他们的项目方案审查,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是事后追责。这样既能保障安全,也能减少矛盾。” 老郑低头记录着,没再问什么。 谈话结束,老郑离开后,李副处长关上门,低声道:“老郑是党委刘副书记的人,说话很有分量。你刚才回答得不错。” 陈锋点点头:“我会继续努力。” …… 竞争进入白热化。 几天后,局里突然传出风声,说有人写信反映陈锋在四合院“作风霸道,影响邻里团结”。 消息传到安监处,周大河气得跳脚:“妈的!肯定是吴胖子那帮人搞的鬼!太下作了!” 李副处长把陈锋叫去,眉头紧锁:“怎么回事?这节骨眼上出这种幺蛾子!” 陈锋面色平静:“纯属污蔑。我院里情况,街道办最清楚。如果需要,我可以请街道出具证明。” 【…看他这反应,不像有事…估计是对手泼脏水…】李副处长心下稍安,“嗯,身正不怕影子斜。但舆论很重要,你得尽快消除影响。” 陈锋没直接找街道,他下班后去了趟四合院,却没进院门,而是在胡同口等到了刚下班回来的街道郑干事。 “郑干事,有点事想麻烦您。”陈锋递过去一根烟。 郑光明受宠若惊地接过:“陈科长您太客气了,有事尽管吩咐!” “局里最近考察干部,有人反映我在院里作风有问题。想请您这边,以街道名义,客观地给我出一个日常表现的证明,主要是邻里关系方面的。” 郑光明立刻拍胸脯:“这没问题!您放心!我回去就写。咱们院街道谁不知道您最讲原则、最公正!都是某些人红眼病!”他心里暗骂【哪个缺德玩意儿瞎举报,可别连累我…】 第二天,一份盖着街道红印、措辞严谨的证明就送到了陈锋手上,着重强调他“积极配合街道工作,处事公道,在群众中威信较高”。 陈锋没自己拿去局里,而是通过李副处长,直接转交给了党委工作部老郑。这种来自地方组织的证明,比他自己辩解有力得多。 证明交上去后,风波很快就平息了下来。 周末,陈锋按照李副处长的暗示,提了两瓶普通的二锅头,去了局里一位退下来的领导家拜访。这位领导姓钟,以前局里的党委副书记,虽然退了,但在局里说话依然有分量,而且为人正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