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秦羽烨形容这就是传说中的乌托邦吧。 董雪晴更了解情况,骄傲的号称如果不是自家的相机拯救了这片厂子,估计也逃不过破产的结局。 只是董雪莹坚决抵抗了让卫东新环境搞新意思的企图,绝对不让隔壁听墙根。 最后拗不过才悄悄跟着从后院跑湖边长椅上鏖战了两把,军大衣包着偷偷摸摸的倒也刺激,就是风吹霜冷差点没感冒,回屋之后不停的打喷嚏。 第二天沈老三又是一脸了然的批评老爷:“不要贪一时之欢,身子骨才是最要紧的,外面气温才多少度!” 就感觉她装了个夜视探头,让卫东赧然的叫她别管! 结果跑去看电木厂车间才发现已经把他的面包车外壳大卸好多块。 从保险杠到后视镜,甚至好多拉手、手套箱的塑料件都拆下来仿照制模。 能做的都做出来,到时候拿给那边汽车厂看看能接活儿不。 江州维护五十多辆车的汽修车间全体人手都回来了,拆完车又觉得厂长你这刷的漆太糙了,给你洗掉保证露出原漆,这受伤的几处都给重新补漆做色,想换个什么颜色都行。 而且别说后视镜能给他翻模做得一模一样,连车窗玻璃,这边都能拆出对面的原版照着给他做。 测绘器材厂啊,能做相机镜头、望远镜的玻璃车间设备很齐全。 打磨、热弯、钢化这种车窗玻璃都绝对没问题。 你看我们能不能接江州造车厂的玻璃供应。 但做起来才发现,人家这根本不是国产车用的普通钢化玻璃,而是中间有PVC透明薄膜的夹层玻璃,简言之就是砸碎了也能勉强成张纸揉碎那样不会玻璃到处飞,而是碎成很多玻璃渣子的尽可能保证安全。 光这么个几万块钱的小面包车上,玻璃这么一项技术都不是我们现在能做的活儿。 让卫东的优势是看得多,哪怕不知道原理,大概能描述是怎么回事。 更主要是他有不崇拜进口的心态,蹲那多聊会儿就建议玻璃车间这边拿这个作为研发主攻方向。 春节后他肯定要去东瀛,挑个人跟他过去偷师学艺,眼前这几块拆下来上面都标着东瀛文字的玻璃,证明江州那边汽车厂多半没能力自产,这活儿就成了自家生意。 玻璃车间众人连连说好,激动振奋得很。 让卫东索性让维修车间把面包车前后加上防撞杠,再添几个车灯,整辆车漆做成黑色,如果搞得好,开年回去就把所有自家车都这么翻新外观,搞成统一的车漆样式,补贴奖金都算上。 这也能成为以后修车厂的活招牌。 维修车间的也欢呼雀跃。 石头聚精会神的蹲在旁边,一看就是全靠他哥把小姐妹带上,他才能来这边厮混。 可回头看看,电木厂外面蹲了好多年轻人,都是欲言又止,想打听又不敢问。 让卫东就觉得有责任把这些年轻人都培育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