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基本就是沿着悬崖峭壁山坡,挖砍树木清理找平的羊肠小道。 和让卫东记忆中后世的超热门网红路线比,肯定要简陋很多,但先解决有无问题呗:“不错,但应该考虑建设栏杆,老耿,帮忙做个钢缆的那种技术方案?” 就沿途一根根钢钎打下去,然后穿两三根在上面形成栏杆? 机械厂的工程师连忙遥遥呼应:“我们来我们来,从后山登顶路线施工,就是钢缆模式,我们熟悉这玩意儿。” 刚开始并不陡峭,都是按照让卫东比划的方式,沿着错落起伏的山体平移,山体有沟壑也是朝里面走些回头弯罢了。 大家都不累,主要右手边就万丈深渊的江水,刺激感很强烈的。 连小蝶都使劲睁大成黄豆眼,卧槽…… 老领导不知道听见这小女娃的口头禅没,反正默默的行走,时不时举起相机拍一张。 就让卫东精力旺盛一直提出各种大家想都想不到的要求:“这里回转比较宽,就安装一条户外长椅可以休息缓口气……” “这里背后开阔,争取做个小卖部,卖饮料、面包、胶卷,还是为了提供休息区域。” “哦哦,这里角度好哦,在这里修个观景台……” 男员工不得不开始认真记录。 让卫东教他拍照标记。 那个女员工就跟拉姆前后拴着绳子照顾好女港商,李二凤矫健,乡下妹子翻山越岭都习惯了。 只是老远远的看最前面身影,怎么都追不上,还隔着越来越远。 石头则在最后面,终于能举着那台摄像机,记录些镜头了。 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基本都是横移过山的小径,终于沿着垂直峡谷上的斜坡,靠近了最刀切斧砍如半边金字塔的山巅底部。 抬头可见山巅还是遥不可及,低头则是滔滔江水奔腾不息的仿佛就在脚下。 那个采药人带着一大群乡民也在这里:“听说让经理要来,我们都来感谢下,这里是参加铺路最多的两个公社生产队长,大家都在公司拿了劳动工费,山上道长说还要找你们请教,说肯定能帮到我们更多……” 手里还捧着一大叠写满各种签名和金额的皱巴巴名单。 让卫东觉得正好:“你们从这边小路过来的?那就应该这样,在这里平整一块区域,搭建休息区,你们也可以在这里卖水果、煮茶叶蛋、卖凉茶,甚至应该先搭个帐篷,就住在这里上班,不用每天往返,刚才我提到那些休息点,都可以去做点小买卖。” 杵着登山杖的老领导,阻挡了本来想上前去说两句,介绍现场最高身份的文教局长。 静静的看着那个年轻背影。 十点过的太阳,照在那身上亮得晃眼睛。 尤其那趴在胸口的孩子,还一口一个卧槽…… 这年轻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