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感觉吴生云就是恣意妄为的那种少年剑客,战绩斐然。 春节前不是趁着年关去收购了三条带动力的货轮,可以作为货驳船队的驱动力么。 这半年不光又顺着这个套路收购了五条四百吨级的动力货轮,还把沪海市批给让卫东的那个电子工业园区附近小码头和仓库都整备出来。 然后对外驳船卸货,借了沪海市正在大力扩张那一片的房地产建设,搞得井井有条,生意兴隆不少赚。 当然蜀川那处石材产地的生意就一直源源不断的没有停。 可能就是这种收益让他跃跃欲试的又想再上个台阶。 让卫东当然比他能“看到”更高的层面:“皖庆有个改革先锋,是销售公司汇报过来的情况,据说今年上半年的大豆外贸交易额已经有几千万,你可以随时联络关注这个人,我敢打包票你能亲眼见证他出事。” 单凭销售经理汇报回来外汇留存到黑市倒卖,就够对方喝一大壶了。 吴生云听得冷汗淋漓:“感谢大哥点拨,生云明白了,那船务公司的收益就用来采购货运船只?” 让卫东点头:“你要换位思考,这个阶段绝大部分人都还习惯了之前对万恶资本家的批判,这时候突然跳出来说你我成了资本家,每年赚多少万,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会不会喊打喊杀?” 吴生云果然聪明,闭眼想象了下,睁开眼就多了些恐惧:“真的会这样?” 让卫东娴熟:“厂里现在一万多人了,在明事理的人看来,是我创造了这一万多个就业机会,让几千上万个家庭有了收入,过得安稳幸福,但如果有人挑拨,说我是在剥削这一万多人的剩余价值,说我跟他们不平等了,你说会带动起这些人来分我的肉喝我的血不?” 吴生云有点咬牙切齿:“大哥,你对大家这么好,我们的工资都是最高的。” 让卫东平静得很:“嗯,就算他们不为所动,外面呢,我们对自己人越好,那就越让外面更多人不满,那些人恨的是他们没得到这么好,但喊的是我们这些资本家在吸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你说会有这个结局吗?” 吴生云肯定从小就习惯了自己比周围人都聪明。 事实也证明,只要给他一点点机会,他确实每次都能干出超乎预期的效果来。 但这一刻,他终于把目光紧紧盯着老大,好几秒才挤出话来:“我们做生意也讲了良心,赚的都是凭自己能力,有赚钱有赔钱,凭什么赔的时候无人问津,赚了就要被喊打喊杀?” 让卫东想了想,只有三四十年后的人才达成了共识,真正知道自己处在什么国家。 “在HK,在花旗,在东瀛,你说的都有道理,强者通吃是丛林法则,凭聪明才智或者机遇遗产赚了钱那就是可以为所欲为,哪怕有些防垄断的限制也挡不住有钱的自由,但在这里行不通,这里是不抛弃弱者的文化和制度,国家提供尽量好的公共秩序,让所有人在这个基础上追求匹配自己能力的公平,如果我们打破了这种公平,又没弥补上,那就很可能被……” 做了个手势,吴生云就明白了。 某种意义上,他和池世明都是比让卫东更有天资和机会的强者。 没有重生,没有天眼,让卫东都不会被他俩多看一眼。 这俩一个因着强悍的市场操作能力,一个因为看透了发达地区和落后区域的差异化经营。 一定会在改开浪潮中杀得风生水起。 而且让卫东甚至能判断,哪怕没他这俩也会比洪天成,甚至尤启立混得更好。 因为这俩都具备那种极强的纠错能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