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芯片啊,电脑中央处理器啊,这是给了自己可以参与其中的机会,难道就这样擦身而过? 他对女人都没这么强烈的错过感。 但还是尽量理智些:“这不是我参不参与的问题,收购摩托罗拉芯片的意义是什么,他们有很值得收购的东西吗,我听说英特尔才是最好的芯片,你要做最好的电脑可不得用最好的芯片?” 史蒂夫沉默了下:“我本来的想法是收购摩托罗拉的研究室,按照我的思路去开发处理器,似乎这蕴含了更多不确定性,英特尔……” 然后来了句直接把让卫东天灵盖都炸了:“他们实际上已经推出了386芯片,只是上机测试之后,都觉得性能过剩……” 北加州应该是下午,这边是七月的上午十点,虽然还没达到中午高温,但尽量提供清凉环境的电子大厦里已经运转着中央空调在二十多度。 可让卫东身上依旧跟突然遭遇温差似的强烈过电,真就是从脚底到头皮那样感觉噼里啪啦的炸过去。 靠在老爸身上看图画书的小蝶都察觉到,诧异回头。 听见这声音都抖了:“卧槽……你早说,装这个啊!” 罕见的不吐不快:“早说有这个,就应该推出带硬盘的386版本,这不就是木桶理论吗,是因为没有硬盘才拖住了整台电脑的性能,你还不赶紧推出使用386芯片的新款电脑,IBM一旦反应过来发力就完了!” IBM就是那种传统的销售模式,潜移默化的电视、杂志、报纸广告,然后全世界各地的销售人员,水银泻地的前往各种潜在客户交流,大区代理商尽量去搞定官方大客户大买办,搞定某个区域只有IBM的产品在优势碾压销售。 史蒂夫开启的就是三四十年后的那种网红卖法,同样铺销售体系,但没那么细致,尽量铺到货就行了,同样的电视、报纸广告,从这里就比IBM要更吸睛更有话题性,然后通过发布会制造热点。 让更多普通消费者知道这产品,主动去买,或者在二选一的时候选苹果电脑。 让卫东的模式其实也更倾向于他,只是内地目前传媒还很集中,报纸广告稀少,电视只有一个台,让卫东又不愿抛头露面当头面人物,所以撇开了发布会这环,直接冲砖儿台广告就行。 所以他都能够很清晰的感觉到IBM那种对市场反应的缓慢,但这种巨兽如果方向是对的,这种迟缓反而是不可阻挡的横扫,反而因为慢点可能后发制人,因为实力太深厚了、 结果史蒂夫真不是个科研人,他的思路就还是:“那我们去收购英特尔,起码也要获得一部分股权!” 被连续炸了两次头皮的让卫东适应性好不少:“这个我可以参与……有可能性吗?” 史蒂夫了若指掌:“目前IBM的市值是580亿,摩托罗拉85亿,英特尔大约40亿美元,但他们主要是跟IBM已经形成了很坚固的同盟关系……” 说到这里还给让卫东普及了段他们圈内人才知晓的八卦,实际上苹果电脑目前用的摩托罗拉芯片,就是十年前模仿的英特尔8086芯片,这两家公司心照不宣的共同维持三百多美元一片的高价持续了七八年,赚得钵满盆满。 然后就是有人看不过,开发了廉价版的6502才抢走这俩的生意。 可这几年的享福时光里,摩托罗拉把钱拿去研发大哥大了,英特尔则专注于投资到处理器研发上推出了286、386。 现在摩托罗拉在CPU中央处理器芯片的研发制造上,当然被英特尔甩开。 这也是史蒂夫觉得有把握收购摩托罗拉处理器芯片来自己投入研发的关键。 让卫东内心又开始纠结,要不还是摩托罗拉吧,这英特尔看起来收购难度颇大,还很难会转移产线到内地,不能来内地参与有个屁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