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国家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听起来跟国集差不多同级。 可一个是造铁箱子的,一个是运营远洋货轮的,这分量差别就大了去。 让卫东猜测后者这家多半后来又是什么世界第一船舶集团。 什么船王,跟这种超级巨无霸比,都是街溜子。 当然这会儿还是小舢板。 人家过来下了飞机,都不用找市里面,直接通知隶属于六机部也就是船舶工业部的系统厂家接待,这年代办事都是这样顺着下属对口企业来。 自成系统也自立山头。 方便了计划内行事,也隔开了跟市场上的交流。 抵达厂区的时候看见灯火通明的建筑群、热闹非凡的生活区,还惊奇感慨:“这不就是国营企业的样子吗?” 没错,让卫东自己从来没在现代化工厂待过,后来那些内地私营企业的样子也没见过。 所以从建立卫生巾厂开始,就是从作坊到三线风格。 等西山厂那些班组长、车间主任参与管理,再把基建团从乡下搞出来,整个庞大的厂区建设就彻底朝着国企三线厂模式去。 到今年春节已经交付了八栋宿舍高楼,这就是三千来户人家,还有几栋在建。 六阶厂房趋于完成,占住了整个前方跟单侧面,气势宏伟规模庞大。 对着一排汽修厂、筒子楼、公共浴室、百货公司、医务室的配套建筑,就是活脱脱的三线工厂那种小而全的独立社会模式。 加上穿过后半区的成片宿舍楼,到街对面的中小学。 这厂里人的一生都能在这里度过。 现在是把最后的临时营房都拆了在备建宿舍楼。 所以整个厂区中心的空地,也终于全部平整成了水泥地块,扯上灯架,做成了灯光篮球场。 旁边还有空地就是露天电影院和旱冰场。 晚间七八点,正是最热闹的时候,夜班交接点,上班的换了工装成群结队,下班的如释重负溜食堂,老婆不骂的话还能整两盅。 孩子们成群结队到处疯玩闹腾,青年男女要么生龙活虎的打球,要么约着看电影、滑旱冰,想到市中心、江南区街道逛逛的新鲜劲儿都不大,自家多好啊。。 这种新建厂就跟当年建立三线厂初期一样,没有老年人,没有退休工,全都是充满战斗力的中青年。 归属感极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