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也就故意拿出块闲置空地、仓库“友情赞助”给让卫东搞搞新意思。 前面个把月是铺垫,都看得不紧不慢。 现在仅仅两三天,让卫东利用已经聚起来的人气,开始产生商业价值了,立刻靠上来收割局面。 因为再晚恐怕这价码就会更高了。 让卫东也是惊了下,他被内地的商业环境和自己的眼界限制住。 对这个地块的未来还仅限于小打小闹的利用现成仓库捣鼓,没想到人家只要看到苗头就立刻狠追猛打! 内地目前根本不具备这种市场接受能力。 但HK肯定可以。 装着早就这么打算的沉着点点头:“你也看出来啊,我就是这么想的……” 倒也不是完全吹牛逼,这本来就应该是二三十年后的内地商业形态。 尖沙咀那边的顶尖商业中心必然是做各种常见的商业形态,而且是以奢侈品、表行为核心的高档场所。 这里有了大量篮球爱好者就能定位成体育用品商场。 推而广之那就是更多其他类别的吸引:“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用赛事、俱乐部、现场体验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只要人气有了,后面的生意就是顺理成章,篮球馆、保龄球、台球还有什么,都能塞进来,全港年轻人都吸引过来,然后地块可不就炒起来了,周围再慢慢修公寓。” 当年让卫东第一次来HK,就是跟秦羽烨旁观了德叔利用游乐园炒热周边地皮的套路。 实际上在老港商眼里,这些招数很常见了。 但让卫东炒这个体育馆才花几个钱? 德叔炒游乐园花了几个亿,十几年! 六十年代开始的几个亿! 这里一个月。 虽然只是才开始,但已经肉眼可见的有搞头。 尤其让卫东这还是“有意为之”的体育主题操作:“哦哦,你最好在这里塞个体育馆,不光能保证未来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更能抢演唱会之类的生意,你看看红磡多赚钱。” 八三年才开始接客的红磡体育馆,体育赛事没多少,演唱会已经排得水泄不通了。 老亨听得喜不自禁又惋惜:“不够啊,这里地皮是沿着码头细长条,搞商业中心、公寓楼没问题,体育馆还是太窄了。” 让卫东随口:“填海呀,朝老天爷要地,稍微扩出去点才大回事。” 老亨也是老谋深算吧:“皮特,你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让卫东茫然的眼神,还引得老亨狂笑:“你装得好无辜!不就是想拉人跟你搞你那个码头的填海工程吗?” 哦哦哦,去年让卫东就放过狠话,西区码头的最大缺点是在珠江口堆积平原水深不够,老子肯定要填海造地把西区码头扩大,而且疏浚泊位水深,朝着入海口的水深处进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