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缘际会,我觉得我们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纵然年纪有所差异,但没什么影响。” 田启立笑着继续说,这几句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杨东闻言也笑道:“县长太谦虚了,你这实际长相可不像四十多岁,说你三十来岁,都有人信。” “哈哈,杨东同志,你什么时候也拍上马屁了。” “实话而已。” 两个人对视一眼,都会心一笑。 “县长,咱俩对庆和县发展的策划设计,我觉得完全可以求同化异,你觉得那?” 杨东趁此机会,提出第二个话题。 也是他和田启立私聊的第二个话题。 “嗯,是这样的。” 田启立深以为然的点头,然后说道:“我侧重一二产业,用畜牧业带动老百姓赚钱。” “而你是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用一二产业带动老百姓赚钱,用第三产业提升庆和县发展格局,确定未来发展战略。” “其实你的这个主张,我们省政研室以前也研究过,但是当时觉得步子有点大,目前我国还是以一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终究是新兴产业,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发展的比较好,而我们内陆地区发展可能跟不上,而且发展第三产业,我们也没经验,于是就没有具体探讨。” “但是这几天,我看了你关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计划,很详细,也让我很惊讶,很震惊,我觉得你能带领庆和县四十万人民,发展好第三产业。” “不过这需要钱,需要钱的数目不小,不是几千万,也不是几个亿,可能是几十个亿的项目投资。” “说白了第三产业先投资,才能有产值。” “想要服务别人,就要先完善自己。” “人靠衣服马靠鞍,庆和县发展靠打扮,没有这个打扮,就没办法发展旅游文化的服务业,发展高信息化产业,数字新媒体产业,互联网产业。” “另外咱们庆和县想要立项,不光要经过县委,还要经过市委乃至省委的支持。” “毕竟涉及到了大量的投资金啊,没有市委和省委领导们的支持,光靠咱们县做不到啊。” 田启立彻底放下了心里的想法,心里偏见,对杨东的火气。 彻底的踏实下来,和杨东面对面的聊了起来。 有关庆和县发展的计划,策略,详细的内容,细节。 两个人聊的是不亦乐乎。 田启立之前是省政研室政策研究处的处长,杨东两辈子做干部,又攒着上辈子二十年的发展眼光和未来观点。 两个人越聊越投机,越聊越顺畅。 不知不觉,十二点多了。 田启立的肚子都饿的咕咕叫了,这才打断了两人的交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