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三天李安再没有联系过老汤,老汤也没有和他发过信息。 昨晚老汤夜里发了条朋友圈:尘埃落定。 配图是一根飘在蓝天上的白色羽毛,天很蓝,羽毛很白。 三爷评论冲啊!小米评论冲冲冲! 如此文案,如此配图,李安很难想象老汤发这条朋友圈时的心情。 今天早晨李安刷到这条朋友圈也给老汤点了赞。 周三社团课正常排练,午饭过后李安提前一个小时赶往书人。 明天就是圣诞节了,距离元旦越来越近,学校又开始忙着布置舞台了。 李安去现场看了圈,看得出学校还没有从今年六一的阴影走出来,比起六一的舞台,元旦的舞台看起来要简单许多。 简单也有简单的好处,整洁。 看了一圈提了提意见,接着李安赶往了综合楼。 今天下午的排练谈不上顺利,好在几个管乐老师给孩子们设计了舞台动作,很有范,配着动感的音乐,李安已经预料到现场演出时的效果。 但是前提是接下来一段的加排全员必须下苦功夫,还有王小虎。 小虎子心态有点问题,还没站上指挥台,就表现得有些苛刻。 排练结束后李安和张淼单独聊了会小北的问题。 周天他就收到张淼发来的小北上课视频,小北似乎在打击乐上有那么一点灵性,第一次控制鼓槌就能把打出渐强减弱的感觉。 李安认为这源于小北本身做事的认真细腻。 经过两天的学习,小北已经能把加勒比海的谱子打出个七七八八,这自然少不了周六课上小车悉心引导。 其实钢片琴不难,它和钢琴的键位排版是一样的,会弹钢琴的人拿着鼓槌都能在钢片琴上打出调调。 昨天张淼找人帮忙给实验运了一台钢片琴过去,费用自然是小北家里出的,到了下午李安收到了高老师发来的信息,对小北各种肯定,对他各种感谢。 李安觉得也没啥谢的,互相帮助呗,他也不是为了让小北妈妈心里好过才说他帮小北还有别的目的,他确实有考虑过实验初中部。 这位上道的高老师就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不过他得慢慢来。 「安哥,小北很适合学打击乐。」 「怎么说。」 「昨天郑老师给我发信息,说小北这两天睡觉前还在床上打哑鼓。」 张淼说这是一个打击乐手的基本自我修养。 「好!」李安开心。 晚饭李安没有和大家一起吃,回家做了干捞面。 所谓干捞面就是把面条煮熟捞出来,再煮点青菜,青菜脱水铺在晾干的面上,再添入辣椒、盐、香油,拌开即一碗传统的西北干捞面。 虽然是素面,但是香辣可口,大冬天来那么一碗,再配以一口热茶,晚上睡觉都能做个好梦。 不过说来这都是老一辈的吃法,现在年轻人吃干捞面的不多了,除非打小就习惯吃。 李安就是吃习惯了,小时候回到家,一听今天要吃干捞面,那他必定得准备大干一场。 因为陈璇不爱吃,之前李安做过几次之后也就不怎么做了,陈璇走后,他有一次给小车做了一碗。 车儿说喜欢吃,再后来师生二人时间紧张了,就吃干捞面,因为确实方便好做。 看着小车捧着碗猛扒面条的样子,李安仿佛看到了自己小时候,又从自己的视角里感受到了安妈当时的心情。 老妈当时看着自己这么能干,应该是非常满足的吧。 「真好吃。」 小车放下碗,碗里被吃得干干净净。 「吃饱了吗?」李安问。 小车端起自己的茶杯喝了一口,然后打了个可爱的饱嗝:「这就饱了。」 李安:「碗放下去做作业吧。」 小车:「老师今天我刷碗。」 李安:「马上期末了,特殊时期,今天算我替你干的,后面你得换回来。」 小车取来笔,顺手取了张便利贴,弯腰打了张欠条,冰箱上一贴,「老师我去做作业啦!」 这丫头。 李安乐呵呵的收拾碗筷去了厨房,利用刷碗的功夫她和陈璇拨去视频。 视频一接通,小米老师鼻尖都在冒汗 「这么难练吗?」他问。 小米老师确定了论文研究方向,这几天正在各种用长笛短笛模仿各种华国民乐器的声音。 「太难了。」嘴上说难,但小米老师眼里的兴奋劲是难以言喻的。 就在这时,视频外一声非常奇怪的笛声传来,有点像唢呐。 接着李安就看到镜头缓缓转向一旁,几米开外的谱架前,德伯斯特老爷子正持笛皱眉,吹一下便停下做出思考模样,非常可爱。 「教授这两天走火入魔了。」小米老师小声笑道。 李安哈哈一笑:「好,真好,看来你的论文选题中奖了。」 小米老师悻悻道:「也不能这么说,现在问题很多,还是缺少案例和资料,教授刚才还给他的师兄缪勒教授打了电话,缪勒教授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选题,他非常感兴趣,正帮我们找资料呢。」 李安感叹多好啊,「有什么需要我这边帮忙的地方你说,蓉院民乐这块也是可以的。」 陈璇:「嗯嗯,不说了,我继续啦。」 李安:「赶紧练你的,对了,缪勒教授那边你找机会,回头请人家好好吃顿饭。」 陈璇:「不用,这边没有那么多事。」 李安:「你先别说不用,地球是圆的,哪儿都一样,你找机会和德伯斯特教授聊聊,旁敲侧击地问问缪勒教授喜欢什么,这事听我的,人家怎么也是一个系主任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