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初二一早,小米老师被吵醒推门卧室,客厅的沙发上,李安正在和姥姥看电视。 祖孙二人一边看还一边讨论谁是坏人。 也难为李安了。 姥姥耳朵不好了,旁人要想让姥姥听清什么,须要凑到姥姥耳边大声说才行。 “姥姥!” 小米老师凑来坐到姥姥另一边,姥姥让陈璇去洗脸刷牙,说着起身要去热饭。 “我也想看一会电视!等会你再去给我热饭!!” 姥姥很显然听清楚了,坐下往左挪了挪屁股,接着注意力又回到了电视机上。 陈璇:“几点起的。” 李安:“六点来钟吧。” 陈璇:“屁,我五点半起来上厕所你就不在床上了。” 李安:“诶?” 昨天晚上打完牌回到家已经一点半,李安和老陈又喝了两口,陈璇都不知道李安究竟几点睡得。 陈璇:“被吵醒啦?” 李安:“这话说的真没水平。” 陈璇:“姥姥听不清,干活手里没有轻重。” 知道李安陈璇今天就得走,姥姥五点就在厨房里忙活起来,铿铿锵锵的确实声音不小。 李安:“姥姥做的豆腐汤真不错。” 陈璇:“喝了几碗?” 李安:“两碗,还和姥姥学了一手。” 陈璇笑:“进去睡一会儿吧,我们可以晚点出发。” 李安:“飞机上再睡吧,咱们一会早出发早回来,叔叔阿姨不是晚上还有去四姥爷家,咱们吃完午饭早点走,让他们也稍微休息一会,这两天叔叔阿姨太辛苦了。” 陈璇:“我妈几点走的。” 李安:“阿姨六点半走的,叔叔刚走一会儿说是去买点东西,我说跟他去他不让,哎。” 陈璇:“你听我的,走的时候他们让你带什么你就带上,千万别推辞。” 李安:“有点不好意思。” 陈璇乐:“我看你昨天晚上挺豪迈的啊,这一觉睡醒又含蓄了。” 李安撇嘴:“这两码事啊。” 陈璇:“行了,在我家听我的就行了。” 一顿,“姥姥!我饿啦!!” 姥姥一听连忙起身,也不找坏人了,李安放下遥控器跟着姥姥去了厨房。 半小时后,祖孙三人一起出发去往海边。 陈璇开车,李安和姥姥坐后排。 为了今天这趟出行,姥姥出门前特意换上了一件新袄,红色的。 李安说姥姥漂亮极了,被陈璇送上了一个大白眼。 大街小巷年味依旧十足。 路过一家音乐培训机构,李安打开系统教室瞅了一眼。 昨天只有两个孩子练琴了,唐小星练了三个小时,小车练了八个小时。 哎,李安也没什么意外的。 前天年三十,唐小星没有练琴,小车练了九个小时。 - 蓉城。 小车一早也穿着新衣服跟着老车去了姑妈家。 作为在蓉城为数不多还保持来往的亲戚,每年大年初二一早小车都会去姑姑家拜年。 不同于去年的是,今年姑姑给了她五百块的压岁钱,比去年多了三百,也给了吱吱五百。 按照惯例压岁钱肯定要上交,小车知道老爸都给她存在了一张银行卡上,包括她比赛的奖金和傅天鸣叔叔给他的红包。 不过以往都是老爸替他存,今天老爸说要带她去银行教她怎么存钱。 从姑姑家吃了上午饭出来,小车在老爸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在ATM上存钱。 很简单。 再回到家,小车的年基本到这就过完了。 等到后天初四店里开业,寒假就正式进入下半段。 往年初三都是小车和钉子看家,老车和桑萍会去一趟乡下看望桑萍的姨妈。 有了吱吱之后就是三口人回乡下住一晚初四回来。 反正小车是一次都没有去过那里,从前老车让她去她不去。 不去归不去,但小车知道桑姨是桑姨的姨妈养大的,如果她是桑姨她也会有时间就回乡下看姑姑。 在她的印象里桑姨平均每年能回去两三次,都是头天去第二天一早就回来。 她猜桑姨也想多住一天陪陪那个未曾谋面的老人家,只是这边店里离不开桑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