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闫朕不答反问:“你学过总谱阅读。” “嗯。”王小虎也收起了之前的轻视之心,“学过一点。” 闫朕:“木管组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独奏。” 王小虎:“主旋律和副旋律。” 闫朕:“通常以单一声部出现对吗?” 王小虎:“是的。” 闫朕:“所以我们首先要避免超过两个声部以上的木管乐器同时演奏旋律,合理吗?” 王小虎想了想:“合理。” 闫朕:“为什么合理?” 王小虎一愣,这有什么为什么,就是合理啊:“大多数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都是这样,包括浪漫主义和后期基本也是这样的。” 闫朕摆手:“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合理,那我换一种问法,为什么你说的这些时期的作品很少出现两个以上的木管声部一起奏旋律?” 安静的一分钟后,小虎哥迷茫地摇了摇头,他好像还真不知道为什么。 这个问题给他的感觉就像是他知道一加一等于二,但他又不知道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 闫朕:“管乐包括铜管和木管。” 王小虎:“嗯。” 闫朕:“从声音色彩上来讲,木管乐器的音色更为多变。” 王小虎:“嗯。” 闫朕:“当然,木管的各个乐器也有较为统一和谐的音色,对吗?” 王小虎刚想点头,紧接着又摇了摇头:“不对。” 闫朕笑了笑:“哪里不对。” 王小虎:“木管组的音色并没有弦乐组和铜管组的融合性强,在需要独奏的部分,每一只木管都承载着作品的色彩变化,需要乐手通过技巧来呈现乐器本身独有的色彩,所以在具体的作品当中讨论,木管乐器之间的音色和谐度并没有那么强。” 厉害了我的少爷。 闫朕闻言露出欣赏目光:“那么你现在再想想具体是什么导致的,为什么长笛和单簧管的声音组合不如小号和长号来到和谐。” 王小虎喃喃着为什么,脑海里飞快地思考起来,忽地眼前一亮:“是发音!” 小车:“发音?” 王小虎紧接着兴奋起来:“是发音!因为木管组的乐器包括单簧片发音和双簧片发音,还有无簧片发音,所以从发音的原理来说,它们的声音不可能比铜管组和弦乐组更融合!” “铜管组都靠号嘴发音,弦乐都靠拉弓,他们都是统一的发音模式,只有木管组的乐器发音是不统一的。” 小车也明白了:“原来如此。” 话间两个孩子都看向了闫朕。 闫朕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收起笑容:“作曲在配器的过程中,需要把每一个乐句看成一种要素。” “其中第三要素就是指音乐的背景和伴奏部分。” “你俩所看到的部分就是我将木管声部作为第三要素来使用,因为音乐在这里需要木管担任伴奏的功能。” “当然,配器又是灵活的。” 解释着,闫朕又将目光落到了小车脸上:“如果你的同学们能有更高一点的演奏水平,这里我会安排他们进行以两人为一组的独奏进行。” 小车点头:“嗯嗯,闫老师我明白了。” 闫朕:“小虎同学,作为一名指挥,在阅读总谱的时候你也要考虑演奏者的实际能力是否能达到你所期望的要求,因为很多时候你并不知道你将指挥一群什么样的乐手。” 王小虎瞬间共鸣了:“真的是这样!” 闫朕:“乐手是不能确定的,可谱子是可以确定的,如果你能把握住每一个乐句,并赋予它们一种确定的要素,你就可以做到随机应变,那个时候就没有哪个声部必须是独奏声部,哪个声部又必须是伴奏声部,独奏和伴奏是作曲说了算,但是当你站在指挥台上的时候,你就是作曲,这叫指挥的二度创作。” 王小虎要不行了,此时闫老师在他眼里简直已经闪烁着光芒! 等等!? 不对啊! 王小虎才反应过来,“闫老师你怎么知道我是指挥!?” 闫朕笑:“我还知道你手里有一支很棒的乐团。” 阿这 王小虎挠头:“闫老师你怎么那么了解指挥啊?” 闫朕答非所问:“所以现在我够格留下来了吗?少爷。” 小虎哥一瞬脸黑:“都说了我不是少爷啊!!” 一旁小车大笑。 玻璃墙外阿刘的大脸不知何时出现了 啧啧,虎子越混越好了啊。 “好的少爷,不过从今天开始你的乐团得暂时交给我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