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接着黄老师让学生们站成一排,“马步冲拳!” 下一秒孩子们整齐地打出了李安想要的画面效果。 台下众人纷纷点头,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改动,配上音乐的感觉真是让人激动不已。 “孩子们,咱们统一下口号,出左拳喊嘿,出右拳喊哈!” 下一秒。 “嘿!” “哈!” “嘿!” “哈!” 伴着孩子们激昂的口号,李安满意地看向黄老师:“黄老师这段音乐你肯定打过吧?” “嗯嗯。”黄老师点头。 李安:“孩子们上台之后打完八个小节,也就是十六声嘿哈之后你出场,随便发挥,到时候打拳也行,用刀剑也行,就突出一个效果,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黄老师:“明白。” 李安:“那我们按照这个开头再简单地试一下开头。” 黄老师:“好的!” 李安拍手示意张云舒将音乐关掉,随后他下了台。 “孩子们退回后场,等到音乐一响起你们就出场!” 十秒后,舞台现场重新安静下来。 “音乐!” 将军令响起,后台孩子们再次以整齐的队列展身出场。 李安望着这一幕忽然摇摇头,“不对,还不是这个感觉。” 他一发话,周围的人都望来,大家心说这一遍的开头感觉已经比刚才好太多了啊,简直不要太完美。 确实,相比刚才用的逆战,将背景音乐改成将军令直接在节目的一开始就把舞台带入了一种气吞山河的豪迈之中。 老汤:“音乐吗?” 李安:“还没到音乐的问题。” 还没到音乐的问题?这话把众人说得更晕乎了。 穆欣:“服装吗?” 李安又摇了摇头,忽然,他举起麦克风。 “停!” “音乐停!” 李安直接对着舞台喊道,“黄老师!孩子们的出场方式改一改,太整齐了。” 太整齐了? 听到李安的话,顿时就有人反应过来! “音乐一响起,孩子们就呐喊着从两边跑上台,要一窝蜂的感觉,不要列队了。” 众人眼前一亮,好像一下就有画面感了。 “黄老师您再给孩子们吩咐一下,哪些从左边,哪些从右边,还有咱们武术社团就这点学生吗?” 这时郑主任凑上来:“还有,这次节目上的都是老队员。” 李安心说太好了,人少了这个开场画面就少了点气氛:“黄老师,到时候把所有孩子都弄上来,过六一嘛,咱们也别老队新队了,让孩子们都上来露露脸,你只用教会他们三个简单的动作就行了,我们对整齐度没有要求。” 黄老师隔空点头:“导演您看他们上来之后怎么站。” 李安:“先随便站我看看,孩子们,一会上台你们别挨着就行,各自站好直接马步冲拳,我们来试一试。” “退场。” 十秒后。 “音乐。” 将军令的音乐再次响起,就见两队白色身影呐喊着从舞台两次跑上舞台。 “嘿!” “哈!” “嘿!” “哈!” 随着黄老师再次连续的空翻登场,现场直接被彻底点燃! 台下所有师生望着这一幕都不禁感到一阵热血迎头。 郑铁明的鸡皮疙瘩都快爬到脸上了。 此刻大家为舞台上的孩子们点赞,同时心里也是不得不佩服李安。 还得是总导演啊。 这一来一回节目的质量像是一下从学生汇报表演拉高到了晚会的级别。 大概这就是艺术家吧,能从每一个细节发现问题并给出更好的方案。 然而李安还是不够满意。 如果只是眼前这样,还是不免落入了俗套。 这样的节目他都不用搜,类似形式的网上肯定一大堆。 如何才能做出更多的亮点,融入更多的元素? 如果弄一唐鼓上台,再弄一唢呐,再来一琵琶。 如果用现场音乐呢? 如果让唐鼓来做这个节目的主角呢? 一身黑色练武服的张淼到时候就站在舞台的唐鼓前呢? 先让唐鼓响起对不对? 这个融合节目的名字干脆就叫将军令有没有道理? 不不不,唐鼓应该单独在一块分舞台上。 这块分舞台到时候应该搭在操场观众席的中间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