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肖卫国简单介绍了四九肖家的情况,又说了下自己是纺织厂的采购员,手下还管着几个人。 “三弟家居然都成了四九的城里人,真好,真好!”肖荷花抬头看着屋边的窗户,陷入了小时候的回忆中。 赵颖也听得很是向往,没想到自己家还有这么厉害的亲戚,怪不得能在这个年景下面,还能寄给自家几百斤粮食。 不过自己爷爷奶奶,还有大伯三叔家实在太过分了,可着劲的欺负他们老二家。 “卫国,你们纺织厂是不是都是女工,我的女红手艺也挺好的,能不能进纺织厂里当女工呀,”赵颖说完,期待的看着肖卫国。 一旁的肖荷花也有些期待的看着。 如果赵颖能进城找个工作,那这个局面瞬间就能解决。 肖卫国摇了摇头。 可惜,哪怕提前几个月肖卫国到来,都能给运作一个临时工的身份干着,但是到了今年,大环境下,任何人都不可能有这个机会在。 “二姑,赵颖,不可能了,现在都在往外清人,不会再往里招人进去。” 赵颖眼里的光一瞬间又熄灭了下去,她有个感觉,在乡下的自己,有一种东西死死的固定着她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只能沿着既定的道路往前进行。 哪怕不嫁给老鳏夫,后面还会嫁给一个自己从来没见过面的农民,从而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过一辈子。 哪怕她自己觉得自己长的还可以,要不然,也不会被镇上人给相中。 接着,肖荷花精神渐渐的越来越好,拉着肖卫国的手就是一阵追问。 “二姑,你放心吧,爷爷奶奶的身体现在好着呢,咱家在四九也挺好,还有四间房呢,弟弟妹妹们也是一大堆,现在都在学校里学习……” “那我就是这个家里的老大了,我都比卫国大一岁半呢。”赵颖听完肖卫国讲的弟弟妹妹以后,自豪的说道。 肖卫国明显的也知道这赵颖比自己大,但是想让他叫姐,那是明显不可能的事情。 只能赵颖的这么叫着。 说起来,也不知道是谁给这丫头起的名字,明显不符合这个时代的特色,当下来说,没有读过十几年书,不可能起的出这个名字的。 于是肖卫国问道:“赵颖,谁给你起的名字,还挺好听的。” 肖荷花笑着道:“我给起的,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你二姑夫觉得若颖太难听,就只能起了一个单字为颖。” “二姑,你小时候读过书吗?” “咱家小时候的邻居是一位夫子,我在他的私塾启蒙,后续又自己读了很多书,不过我后面的弟弟妹妹都没有这个机会,比如说你爸,只能到处乱跑躲避战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