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发现一个锅还不太够,又另开了一口大锅。 先放红小豆,再加水,没过红小豆往上一指的距离。 两个锅下面加柴火一起煮着。 煮好以后,再焖个半小时左右。 往大锅里面加糖,增加红小豆的甜度。 最后,用农场最大的大铁勺子,充分拌一拌。 需要的红豆馅就首先做好了。 肖卫国这时正好转悠一圈,来到地方,见状用勺子舀出来一勺慢慢品尝着。 接着给李爱国和大妈们举起一个大拇指。 这豆馅做的极为成功,甜度也是刚好。 随后,李爱国指挥大妈们,将晾凉的豆馅一个个握成球状,这是为了待会方便放进面皮中。 另外两三百斤的面粉也同样发酵成功,大妈们一个个在大案板上揉成光滑的面团。 随后分成一个个小剂子,摊平以后,像包包子一样,将球状豆沙放入中间包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收口一定要朝下放,这样上面看着的表面才光滑。 随后,食堂特有的蒸笼就派上了用场。 一笼笼的豆包开始蒸,一般是蒸半个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蒸好以后,别着急打开锅盖,而是要焖上三分钟,再打开锅盖。 再将里面的豆沙包全给拿出来。 就这样,外皮暄软,豆沙馅料香甜,里面的豆子还有沙沙面面大豆包就做了出来。 李爱国在隔天清晨,给自家农场留下了四百个豆沙包以后,将剩下的六百个全部打包装好,放进肖卫国的面包轿车内。 昨天已经说好了的,今天首次去孤儿院支援,除了王亮和维修师傅张宏待在农场看家之外,剩下的干部全部出发,去往城里参加这次的支援活动。 李爱国看着车里装的满满的豆沙包,乐呵呵的笑着。 也不清楚那些孩子们吃到这些豆沙包以后,会有多开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