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修能猛点头:何止是气? 如果换成他,早他妈把桌子给掀了。所以就挺奇怪:就王教授那个性子,是怎么忍下来的? 近朱者赤,被林思成给影响了? 正狐疑间,林思成又笑了笑:“别气,咱们马上就报仇!” 两人对视了一眼:就算找到足够多的样本,估计也得研究好几个月。 所以仇应该能报,但“马上”是别想了…… 差不多半个小时,车开进了介休市(县)区,停到了文化局门口。 商妍下了车,打了个电话,一位二十六七岁的女孩出了大厅。 两人见面,先抱了一下。 “呀,老师?你说你要来介休,我还以为你骗我?” “我是你老师,我还能骗你?” 女孩吐了一下舌头,又往车里瞅了瞅:“李贞呢,怎么没跟你一起来?” “她要上班!” “哦,在学校新开的修复中心是吧?”女孩一脸兴奋,“老师,中心的老板是不是她对象?” 商妍都被问懵了:“李贞自己说的?” “李贞浑身上下最硬的就是那张嘴,她能主动告诉我?但这么多年,她什么性格,我还不清楚?” 女孩洋洋得意:“聊了两三回,一问她新老板对她怎么样,她就转移话题,我当时就感觉到了。然后问她有没有对象,她说没有,给她介绍,她又不要,这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商妍张了张嘴,不知道怎么解释。 算了,爱咋咋地吧。 她又转过身,介绍赵修能和林思成:“这位是赵总,中心的合伙人,这位是林思成,是你师弟。赵总,林思成,这是我学生汪玉蓉,上大学时和李贞同级同班同宿舍……” “赵总好,林师弟好!” 笑着称呼了一声,汪玉蓉又打量起来: 老师说的这个中心,应该就是李贞上班的那个中心。听说待遇极好,比给商教授当助教时,李贞的收入翻了一倍。 看这位赵总就知道:人气派不说,开的还是大奔。 暗暗转念,汪玉蓉又怔了一下:等等……姓林,林思成? “噌”的一下,汪玉蓉的眼睛发光:这不就是一问李贞她就不吱声,再问就恼的那位小老板? 啧,虽然黑了点,但长的真耐看。 还年轻,还贼有本事……怪不得能让李贞这棵千年铁树犯花痴? 看她眼珠嘟碌碌的转,林思成笑了笑:“汪师姐好!” 汪玉蓉忙不迭的狡辩:“呀,师弟你别多想,我刚才是和老师开玩笑……” 说出去的话,你还能收回来? 商妍叹了口气:“走了,先办正事!” 汪玉蓉忙点头:“哦哦……” “我和你坐这一辆!”商妍指了指前面的大切,“市文物局你联系了没有?” “老师你前天打完电话,我就联系了:遗址那边基本是荒废的状态,什么时候都能看。博物馆这边也说好了,只要是上班时间,随时都能去!” “瓷器多不多?” “多,我还亲自去看了,满满一库房!” “那就好!” 师生两人说着话,坐进前面的大切。 两辆车一前一后,径直往东,开了差不多十公里,停到一块石碑前。 不高,加底座约摸两米,上面刻着几行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山窑址 国务院2006年5月25日公布 山西人民政府立 下了车,汪玉蓉在前面带路,几个人边走边打量。 遗址面积极大,估计有四五十亩,瓷片和匣体堆积随处可见。 坡顶上立着残缸,包括窑墙,都是用烧废的残次品垒砌起来的。 绕过窑墙,上了坡顶,汪玉蓉往前一指:“老师,这就是瓷窑遗址仅存的几座窑炉!” 几人定睛一看:田野中,零零星星的散落着几座馒头型的瓷窑。 不远处立着一座窑洞,旁边还有采了一半的瓷土堆。 林思成扫了一圈:“这是明清时代的遗址,烧的虽然是瓷器,却是黑瓷!” 汪玉蓉扑棱着眼睛,好像在问:你怎么知道? 商妍瞪了她一眼,很想骂一句:汪玉蓉,你毕业才多久,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窑门那么高,烟道那么短,烟囱离窑炉那么近,这摆明是低温窑。 不烧黑瓷,难道烧陶缸? 林思成又四处瞅了瞅:“汪师姐,除了这些,洪山再有没有瓷窑遗址?” “没有了,剩下的只有缸窑和瓦窑!” “麻烦了!”林思成点点头,“那去博物馆吧!” “啊?”汪玉蓉愣了一下,“不到近处看看?” “不去了!” 这次来介休目的是找白瓷,既便看,也只看白瓷窑,黑瓷窑没什么考察价值。 几人上了车,又到了县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