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听着朱由检口中的言语。 毛文龙整个人顿时都有些发懵,一时也是没太反应过来。 话中的每一个字他都听的懂,但连在一起就让他有些不太明白了。 什么叫山东那边有很多粮草辎重? 难不成.陛下是准备直接去抢山东那些沿海城池? 但这是否有些不太妥当? 没办法。 站在毛文龙的角度来看。 他虽然知道如今大明朝各地动乱,但具体究竟是乱成了什么样,他还真不清楚。 所以皇帝直接去抢这些城池,就多少显得有些惊世骇俗了。 大明朝的皇帝带头去抢大明朝的城?——不提倡啊! 迟疑片刻后,毛文龙方才试探着开口问道: “陛下,请恕臣愚钝,您所说的山东地区不缺粮草辎重,究竟是何意思.?” 朱由检看了毛文龙一眼,直白开口道:“去抢。” 毛文龙陡然一惊:“陛下,臣.没听错吧?抢抢哪?” “抢城中的那些世家豪族,士绅大户。” 对于朱由检来说。 孔家和那些沿海掌管海贸世家的反应,其实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这些人无非只会觉得圣驾前往东江镇后有去无回。 这样一来,他们原本紧绷的情绪也会随之大幅放松下来。 想必还会聚在一起图谋下一步的打算,从而将对圣驾动向的警惕降到最低。 而这个时候,也是沿海边关防御最为松懈的时候。 将计就计的过去抢一波进攻朝鲜所需的资源,再合适不过。 抢完之后,接下来去荡平朝鲜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就差不多全部做完了。 毛文龙听见的回答,反应过来后瞬间大为期待。 那些世家豪族对他而言,国仇私恨是一个少不了。 若不是这些人闲着没事就把他拉出来弹劾一番,平日里还截断补给,东江镇岂会每年都饿死人? 又岂会在面对几千后金精锐时就险些没能守住城关?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带着几分急迫的开口询问道: “陛下,那我们.何时动身?” 同时,他心里也在不在盘算:今日陛下刚刚御驾亲征,想必休整个两三天就会出发。 这样既不会把消息透露出去,又不至于拖得太久误了朝鲜的事。 这样的话,我可得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好在陛下面前表现表现。 毕竟让毛文龙自己都觉得尴尬的是。 他身为武将,却落得个需要当朝皇帝亲自救援的下场。 这让他情何以堪? “明天。” 毛文龙: 听着这个回答,毛文龙又一次陷入沉默。 但在沉默片刻之后,他立马郑重开口道:“微臣明白了!” 朱由检点点头:“今夜好好休息吧,明日即刻动身。” “微臣领旨!” 又是一番朗声回答,毛文龙这才再度叩首后退出房间。 而此时。 在东江镇的议事营帐之中。 陈继盛、孔有德等人正坐在各自位置上一言不发。 别说是出征前应有的雄雄战心了。 此刻每个人脸上表情都是肉眼可见的悔恨与焦急,俨然一副未战先颓的架势。 所有人都没想到。 陛下准备亲征朝鲜的宏图伟业,竟然会因粮草不足而草草收场。 且不提他们这些人大概率会因此丢掉千载难逢可以青史留名的机遇,就是陛下亲赴东江镇救了他们所有人命的恩情。 他们又该怎么还? 就这样沉寂压抑了好一会儿后。 帐内才有人尝试着提出解决建议。 各种建议也无非都是花费银两到各地筹措。 甚至说到了朝鲜之后再试试看能不能接触那边的忠明派,以获得补给。 但这些提议最终都被众人一一否决。 后勤辎重乃是兵家大事,岂可儿戏? 就在这时,毛文龙走进了帐内。 看着毛文龙走入,交战时负责看守粮仓的毛承禄立即跪下来主动请罪道: “大帅,昨日都怪我的疏忽才致使军镇粮仓被毁!我该死!还请大帅向陛下言明此事!我自甘受罚!” 毛文龙摆了摆手,直言道:“粮草辎重的事不用担心了,陛下说明日亲自带着我们去抢。” “去哪抢?!去抢谁?!”听见事情有了一线转机,屋内众人皆是焦急开口询问。 现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让他们去辽东抢后金的城池,他们也敢去搏上一搏。 “去抢山东沿海的士绅大户。” 众人:? 看着众人错愕的表情,毛文龙突然释怀的笑了。 随即他摆了摆手:“好了,都快去休息吧!不要误了明天的事!” 众人这才在对视一眼后,怔怔走出营帐。 虽然很多人脸上都还带着不解的神色,但刚才那种颓势却已在顷刻之间消散不见。 与此同时。 山东地区的一座沿海城池。 孔胤昌已经在这里停留两日了。 两日前,皇帝圣驾从这里离去时,他便已然是彻底安心。 在他看来,皇帝只要去了东江军镇,那面对后金的攻势必然是九死一生了。 就算侥幸逃脱,事后收拾起来也是易如反掌。 此刻之所以还在这里停留而没回曲阜,皆是因为有些善后事宜还要处理。 比如说事后的利益分配问题。 因此。 掌控海贸的张、田二家核心成员,以及沿海各地的一些城池的主要世家负责人,也是在孔胤昌的邀约下全都聚在了一起。 皇帝已经确定是从山东前往东江镇了。 那他们这些人自然就没必要再留在各自阵地提防了。 时间紧迫。 有些事情不趁着现在这个机会赶紧把它给定下来,谁知道后面还会再出什么岔子? 在最开始的寒暄过后。 孔胤昌也不再废话,直接开口道: “圣上驾崩之后,我孔家会带头拥立新君,届时还需要诸位配合,事后山东地区的海贸要分我孔家一成。” 听见这话,屋内众人瞬间窃窃私语起来。 铁打的世家流水的官。 谁都知道等皇帝死了之后,便没有人再能节制他们,山东地区的海贸只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毕竟地理位置在这摆着——近的话能跟辽东后金、朝鲜做生意,远的话还有倭国。 听说倭国那边最近几十年发掘出不少于银山,银子多的夸张。 因此说不定他们也能像山西晋商一样。 通过不断走私货物攫取巨额金银,变得富可敌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