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一次让温禾离开长安,李世民也是有顾虑的。 他甚至一度后悔,想让人去将温禾带回来。 他怕这一去,那个竖子便远走高飞了。 但这也是一次试探,如果温禾老老实实的回来,那日后他便不再约束。 若是那竖子真的跑了! 那他这辈子便在牢里度过余生吧。 士兵迟疑了片刻,才禀报道。 “倒也没有,只是当时左卫府中郎将询问大总管,该如何处理突厥尸体时,温县子答:何不筑京观,他说这是陛下吩咐的。” “额……” 李世民哑然。 在场的群臣都诧异万分。 筑京观? 还是陛下吩咐的? 李世民愣在那许久。 ‘朕什么时候和那竖子说过此事了?’ “然后呢?” “然后大总管便让那些俘虏去筑造京观,几万人垒在一起,好大一座尸山。” “咯噔!” 大殿内一个官员闻言,顿时冷汗直下,竟然脚下一软瘫坐在了地上。 五万人啊! 那是多么壮观啊。 李世民眼前发亮,只恨自己当时不在现场。 ‘这竖子,为何如此懂得朕的心意。’ “后来温县子还在那立了一碑,做了一首豪情万丈的诗。” “还不速速说来。” 李世民迫不及待。 长孙无忌等人面面相觑,知道这是皇帝的好战之心被点燃了。 这一次不让他亲征,他心里十分不快。 士兵不敢迟疑,回想着当时温禾站在京观面前的豪迈模样。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无人,汉道昌。” 他话音落下,李世民猛然站起。 他的身体在颤抖,双拳紧握着。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从御阶上缓缓的走了下来。 每走一步,便念了一句。 一直走到大殿之外。 “好一句,胡无人,汉道昌!” ‘这竖子也不知道是抄了后世谁的诗,竟然如此豪迈,不知朕可否和此人一见啊。’ 他心里既感慨又遗憾。 ‘罢了,就当做是那竖子作的,他那假传圣旨,也便功过相抵了。’ 李世民失笑,随即神色认真的说道。 “传旨,将此诗抄录,广而告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