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2” “1” “启动!” 随着俞红孺一声令下,中控室的操作员对计算机下达了点火指令。 而此时,翟达依旧沉浸在自己的“白模世界”中。 也因此幸运的,看到了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视角。 某一下敲击,刚好使得翟达在视觉上,“观看了”这个工程巨兽的咆哮瞬间! 驱动段内,高压的氧气和氢气瞬息被点燃 狂暴的冲击波,被拘束在厚重的巨兽体内,朝着两侧以五倍以上音速传播。 当波源速度大于等于波的传播速度,波就会在前进方向上被挤压在一起,形成更强劲的能量。 精密计算过的阻隔膜片被冲破,瞬时反应下冲击波几乎无损的抵达了从动段,将空气推搡着去往试验段。 第二膜片几乎同时破裂,真空罐内的飞机模型,迎来了等候多时的狂风。 说来复杂,但外界众人眼里,只是一瞬。 数百吨的钢铁被能量带着震颤,发出了穿透力极强的低吟,而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翟达也从“白模世界”里抽离注意力,长舒一口气 至少最可怕的情况没有发生,那就是泄露或者爆炸。 虽然从概率学上说,可能性低于0.01%。 那么接下来,就要看结果了 成功运转,只是最基本的。 俞红孺缓缓拿起对讲机,沉声道:“中控部汇报测试结果。” “稍等正在计算” 1秒,2秒,3秒 终于,对讲机传来了如释重负的声音。 那个女性的声音压抑着激动道:“测试成功,风速5.2马赫!有效稳定时间73毫秒!” 这个声音也传给了其他几个部门,立刻从下方传来了欢呼声! “成功了!73毫秒!” “我们做到了!全球最先进的风洞!” 参观人员中,也终于泛起了掌声。 “恭喜俞院士,一次成功!” “非常优秀的数据!” 5.2马赫并不奇怪,本身风速就是设定好的,没有直接设定为5.0只是为了留有余量。 但有效稳定时间73毫秒,确确实实远超预期的50毫秒,提升了近50%,这意味着整个系统比设计中要更稳定!更可靠! 翟达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不由为自己刚才的紧张感觉好笑 这可是上百位专家,共同努力了一年的成果。 是一位老人,给老师准备了半个世纪的答卷。 是科技、工业,紧追猛赶近百年的结果。 它一定会成功,也理应成功 一瞬光寒百载求,欲借天风淬金魂。 今铸神工量寰宇,星舟从此升东国。 俞红孺院士浑浊的老眼带了点湿润而后终于笑了 今日的成功,只是昨日的答卷,JF-12还有明天的路要走,激波风洞也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不能自满啊毕竟他的时间真的不多了,不知道还能在一线坚持几年 正想到此处,俞院士刚好转头看到了翟达。 这个少年,正在兴奋的啪啪鼓掌,脸上没有任何含蓄和怅然,也没有一丝皱纹和暮气。 有的只是兴奋昂扬,和未来的无限可能。 俞红孺院士突然也释然了也许自己老了 但这片土地上,总有年轻人。 科学的道路上,也总有后来者! 他们会像八九点钟的太阳一般,横空出世,而后接替每一颗沉沦的夕阳。 俞红孺院士的笑容,也渐渐变得轻松和充满希望。 人群中,拍了拍翟达的手臂。 “小翟啊你什么时候走?” 翟达一愣:“明天早上的飞机” “再晚一天吧再陪我去个地方。” “还晚?是要去哪里?” “报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