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而,仅仅几秒钟后,他的呼吸便停滞了。 “闭环大气再生系统……氧气理论转化效率98.7%……” “多源智能电网……月表极端温差下的能源稳定输出模型……” 这些字眼,每一个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坎上! 不可能! 这是孙建国的第一个念头。 他所领导的团队,耗费了无数资源,联合了国内最顶尖的数个研究所,目前大气再生系统的转化率,堪堪摸到85%的门槛,每提升0.1个百分点,都需要付出天文数字般的代价。 至于月表极端低温下的能源稳定性,更是悬在整个“月球基地”项目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所有噩梦的根源。 可这篇论文……它竟敢声称完美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荒谬! 孙建国压下心头的震动,手指划动屏幕,开始一字一句地,从头审阅这篇长达百页的论文。 从理论基础,到数学建模,再到材料科学的应用,最后是模拟实验的庞大数据集…… 书房里,只剩下他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声。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窗外的天色,由墨黑转为深蓝,再渐渐泛起鱼肚白。 当孙建国终于看到论文的最后一页时,他整个人僵在了座位上,仿佛一尊石化的雕像。 数秒之后,一股难以抑制的剧烈颤抖,从他的指尖开始,迅速蔓延至全身。 他手中的平板电脑,因为双手的剧烈抖动而发出轻微的“咔咔”声。 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疲惫和困倦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癫狂的激动和无法置信的狂喜。 “天才……” 他的嘴唇翕动着,干涩的喉咙里挤出两个字。 “这……这绝对是天才般的构想!” 他猛地站起身,因为情绪的剧烈波动,险些将桌上的水杯碰倒。 他作为国家“月球基地”项目的总负责人,像一个被困在沙漠绝境中的旅人,为了寻找水源而耗尽了心力,几近绝望。 而何宇的这篇论文,不是绿洲,不是海市蜃楼。 它是一场倾盆而下的甘霖! 不!它甚至直接给出了一套完整的,可以立刻投入使用的海水淡化和管道铺设工程蓝图! 论文中提出的每一个理论,都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完美地切开并解决了项目中最致命的难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