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种行为又称“荫子”,是一种政治特权,也是明代选官的一种方式。 旨意下达后朝堂震惊。 崇祯不但给足了李邦华荣誉和面子,还从物质上给予赏赐。 可见李邦华在崇祯心目中的重要性。 李邦华高兴地老泪纵横。 李邦华离任后,范景文出任内阁首辅。 问题紧随而至。 范景文此前不但担着工部尚书,还兼着礼部尚书。 现在又当上了内阁首辅,公务太繁忙。 为了减轻他的压力,崇祯将南京礼部尚书黄锦调到北京,接替范景文礼部尚书一职。 兵部左侍郎王家彦升为兵部尚书,并进入内阁。 整个京师朝堂权力悄然之间发生了变更。 李邦华辞官归乡的第二天。 李邦华占据了崇祯十七年邸报的头版头条。 上面记录了李邦华所有的功绩和成就,犯的错一点也不提。 崇祯用这种方式告诉官员们,只要踏踏实实好好干,名誉和金钱都会有。 大明朝堂权力更迭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国各地。 官员们心里开始浮躁,无心政务。 尤其是此前站队李邦华的官员,现在李邦华已经离任,他们必须寻找新的靠山。 六部尚书,内阁阁臣是他们的首选目标。 崇祯没有反对,而是对此持默许态度。 自保是人的本能,强行阻拦反而会适得其反。 年关前。 锦衣卫将本年最后一批香皂送到各地商人手中。 货物中除了香皂,还有一台织布机。 清点完香皂数量后,南直隶商人董巨指着织布机问道:“张大人,这织布机好像和我见过的不一样。” 锦衣卫千户张同敞淡淡笑道:“确实不一样,这种织布机织只需一人操作即可,而且织的布又宽又快。” “哦?”董巨来了兴趣,“张大人能否派人演示一番?” “是啊张大人,能演示一遍吗?”其他商人纷纷说道。 “当然可以,不过现在不行,因为缺少一个关键零件。三天后你们还来这,届时我会让人演示一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