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叮叮叮~” 柳弦开始弹奏起他手中的奏阵琴。 一声声悦耳的音符从那十弦琴之中弹奏而出。 哟? 曾安民与小胖太子二人皆是一愣。 二人下意识对视一眼。 这小子,可以啊。 弹的不错。 柳弦此时完全沉浸在自己编织的音乐世界之中。 他忘我的闭着眼睛,一双小手如同蝴蝶一般,在琴上跳跃。 现场只有他的琴音。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忽的,曲风猛的一变! 一阵剑鸣之声响起。 坐在琴前的李夫子猛的抬头,朝着柳弦看了过去。 目光之中透着一抹严肃。 此时的柳弦似进入一种玄之又玄的状态。 一股淡青色的浩然之气似要从他身体之中蔓延而出。 然而…… “叮~” 那股气势还未酝酿至顶峰,便看到柳弦脸色涨红。 “咳咳咳~” 他极为剧烈的咳嗽着。 琴音也随之戛然而止。 “唉~” 一声短叹响起,李莲亭的声音缓缓响起:“ 若要领悟“乐”之一道,还须沉心静气,切勿操之过急,你年方不过十六,还是要静下心来多多读书。” 柳弦脸上的红意只是稍稍退去了一丝,他朝着李莲亭深深一拜: “夫子教训的是。” “嗯。” 李莲亭缓缓起身,他看向众人眸中闪烁起一丝严肃: “若要想悟得“乐”之一道,还需打磨自身文气,每日与琴相伴,将文气融入乐理之中,待他日浩然文气凝结稳当,突破也只是水到渠成之事。” 说到这里,他缓缓起身,直视着众学子: “方才柳弦便入了“悟”之一境,可见他在音理之上确实有天赋。” “只是虽入顿悟,胸中却还是差了些文气底蕴,故尔浪费了此次机缘。” 随着这话一出,所有学子皆是看向柳弦。 柳弦的面上也露出懊恼之色。 六艺的“顿悟”皆是可遇不可求! 若是刚刚他浩然之气充足,完全可以凭借此次顿悟,一举凝聚儒道法相,突破五品! 唉,时也,命也。 众学子也不免为其惋惜。 李莲亭缓缓迈步,声音悠长: “但想要凝结“乐”之法相,除了入顿悟之境外。” “还有一种日积月累之法,须一步一步研究透乐理之间,并寻到自己的道路。” “什么时候凭借自己的道路创作出一篇传世佳作,也可凝聚“乐”之法相!” 他的声音很轻,但响在每一个学子的耳边皆是极为严肃。 学子们皆是若有所思的点头。 就连曾安民也似有所悟。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体内浩然正气的底蕴,所以修行一途还是多读多看,多悟。” “今日便先讲到这里吧。” 说完,他便缓缓起身朝外而行。 遂有小厮来搬起桌上的琴,随着李莲亭而去。 …… 这节音乐课,曾安民听得多多少少是有些用处的。 最起码他知道了两个能悟得“乐”之一道的方法。 第一个便是像刚刚的柳弦那样,弹琴的时候弹着弹着进入到顿悟之中。 将前人乐理悟透,并能结合走出自己的道,便可凝聚“乐”之法相。 第二个便是按部就班一点一点摸索“乐”的道路,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后,再创作出一篇传世之作,也可凭借那佳作凝聚法相。 这两个方法都不是一日之功。 需要机缘与时间的打磨。 下了乐理课之后。 曾安民与小胖太子来到了学校的膳堂之中。 彼时的学生并不算多。 位置很快便寻到了。 国子监的饭菜质量当属绝佳。 二人一个胖子一个武夫,干饭速度奇快。 吃过饭之后。 二人结伴朝着堂间而去。 迎面刚好碰上一个熟悉的面容。 正是今日在乐理课上出了个风头,但只出到一半的柳弦。 此时的柳弦面上极为难受,他站在堂间的廊间自怨自艾,哀叹之音惹的来往学子去其频频侧目。 显然,他还在为课堂丢失了一次顿悟的机缘而感到烦恼。 “唉。” 又是一声长叹。 曾安民心中一动,他站在廊间,声音扬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