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安抚司。 陕西路为边陲重地,常常涉及西夏侵扰,安抚使名为程戡,为一路封疆大吏。 如今,这位老人已经六十有余,属于是“半隐退”的状态。 不求有功,无过便是功! “近三年陕西路科举进士的官员名单?”程戡起身,望向持着令牌而来的仆从,心头一动。 作为一路安抚副使,程戡不少经历政斗,自然知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政斗的预兆! 程戡招了招手:“着人,从库房寻来近三年的新科进士官员名单。” 作为安抚使,紫袍披身,他已经在宦海一途走了不浅的路。 也因此,他越发清楚宦海的水究竟有多深。 如今,他已年逾六旬,早就没了往上冲一冲的心气。 司马光! 江昭! 两者,一人背后是内阁大学士,一人更是宰辅大相公的弟子。 这种人物的争斗,他肯定无惧,但也不想凭空受到波及。 不管两人究竟要什么,都给! 转运司衙。 江昭手持文书,缓缓走动。 天下十三路,一次科考有近四百位进士。 一分下来,两届科考落到陕西路为官的进士差不多是六十人。 其中,江昭率先关注的就是淮南出身的进士。 淮南出身的进士,足足有九人,要么是任职一县,要么是任职于某一司衙的下属衙门。 因并非是庶吉士的缘故,这些进士几乎都是从九品官员,鲜少有一两位升了一级,官居正九品。 江昭手持朱笔,勾上九位淮南进士的名字。 他是淮左出身的人,淮南的人天然就亲近他这一方。 这是出身决定的结果。 江昭扫视手中文书。 “凤翔府司法参军,张载。” 一见这个名字,江昭目光微凝。 横渠四句啊! 差点忘了,陕西路管辖三府,其中之一的凤翔府,就是张载的故乡。 “上元主薄,程颢。” 江昭又勾了一个名字。 这位也是他的同年进士。 不过,相比起为官,程颢可能更擅长著书治学。 典型的笔杆子,传世大儒! 要是涉及舆论一道,可有大用。 “新安主薄,王韶。” 此人,拓疆两千里,甚至形成了反攻西夏的局势。 “蒋之奇,宜县主薄。” 相比起张载、程颢等人,蒋之奇的名望要低一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