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汴京。 常朝。 文武百官,有序班列。 相比起以往,平添了些许嘈杂。 无它,丹陛之上并未有人。 左首,几位着锦绶、玉环、玉钏的老者,齐齐凝眉,面色凝重。 “大相公?” 内阁大学士吴充手执笏板,沉声低唤:“官家中风,都十日未曾朝议了吧?” 前些日子,官家临朝受百官参拜,猛地抽搐不止,口角歪斜,言语不清。 百官惊惧,人心惶惶。 几位内阁大学士一齐入宫问疾,却唯有大相公韩章受到召见。 “太宗皇帝与真宗皇帝,都有此疾。” 韩章面色平和,不为所动:“据太医所言,暂时控制住了症状。” “这就足矣!” 对韩章来说,皇帝不死,就不是什么大事。 甚至,即便官家真的驾崩,他也能够短时间镇住百官。 内阁六把椅子,韩系就占据了两把,那可不是花瓶摆设。 执掌天下九年的百官之首,就更不是泥糊的木头。 更何况,官家短时间肯定不会驾崩。 太宗皇帝暮年,箭伤复发,并发中风,两者连着折磨,身子骨不适近半年方才驾崩。 真宗皇帝,中风卧床,足足两年不临朝,方才驾崩。 连着几代皇帝都有中风之疾,太医院的太医对于治疗中风,已经非常有经验。 以太医的医术,起码能为官家吊命一年半载。 “于大相公足矣,于百官却不足矣。”吴冲面色忧虑:“且不说官家中风是否真的得到了控制,便说起立储之事,如今也是尚未明了啊!” 秘密立储法,临终宣布储君人选,平时储君不显,可助力暮年君王巩固君权。 本来,这也不必担心什么。 官家临终,取来两道圣旨合二为一就行。 怎料,近来官家竟是着重培养“圣孙”一代,无疑是让人心中颇为疑虑。 究竟是选老一辈的五位宗室,亦或是小一辈的圣孙,怎么着也得有个说法吧? 韩章摇摇头,微闭双目。 “不急。” “前日,老夫入宫问疾,向官家说过立储之事。” 吴充面色微沉,就要细究问话,一声尖锐喊声恰好传了出来。 “上朝——” 话音未落,一道龙袍身影缓步入内。 朝堂之上,立刻寂静。 百官一惊,齐齐下拜:“陛下圣体万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