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究其缘由,主要就是几大政权对峙的缘故。 长期的政权对峙,却没有任何消停的迹象,使得几大政权不乏仇恨,实在难以结盟。 这也就怪不得江昭与一众武将惊诧。 主要是实在少见! 约莫三息,江昭徐徐道:“究竟能否入宫,实非江某可决意。不过,江某可书信一封,直达天听。不出二十天,就可有回应。” “如此,就劳烦江尚书。”木征连忙郑重道。 让侄女入京,这是他经过充分思虑才做出的决定。 西夏衰败,吐蕃偏安一隅,最大的威胁就是大周。 让侄女入京与皇帝为妾,就此便是朝中有人。 朝中有人,无疑让人更为安心。 汴京,御书房。 赵策英手持书信,面色微红。 这是江卿送来的书信。 主要就问两件事。 董毡遭到生擒,官家要不要让他入京跳舞? 木征的侄女容貌还行,官家要不要收了她? 赵策英长叹一声。 这这这,子川真是害苦了我啊! 仅是迟疑了一息,赵策英就有了决定。 苦就苦吧! 不论是董毡跳舞,亦或是木征的侄女入京,一定程度上体现的都是大周国力的强盛。 这是好事! 【董毡押送入京,木征之言准奏!功臣名单,尽可书之。】 十余字落罢,赵策英一挥手:“让人送去熙河路。” “功臣封赏名单,让江卿尽可大书特书。” 会州、邃州、西宁州、湟州、廓州。 足足拓疆五州! 熙河开边,也仅仅是拓土七州而已。 更何况,此次拓土还涉及了阵斩国主之功。 这样的功绩,甚至都能与熙河开边相媲美,足以让史书大书特书。 赵策英自是不会吝啬封赏。 毕竟,封赏也是史书大书特书的一部分。 司礼掌印太监李宪接过书信,连忙去办。 书案对面,一幅堪舆图悬挂。 观望了两眼堪舆图,赵策英拾起一封奏疏,处理起来。 “咦?” 仅是望了一眼,赵策英就会心点头。 这是一份乞骸骨的奏疏。 署名者,内阁大学士王尧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