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人要让外戚入边,一日几十份奏疏。” 赵策英叹了一声,袖袍大挥:“朕坚定不移,不为所动。” “陛下洪恩,臣实在无以为报。” 江昭面有感激,徐徐道:“陛下是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受的苦。以臣之拙见,合该彪炳史册,千古流芳!” 彪炳史册,千古流芳! “言之有理。”赵策英连连点头。 他就爱听这句话。 “话说,王学士是下定了决心要以文转武?”赵策英又问道。 “若是有望以文转武,臣自是乐于效忠陛下!”王韶意识到什么,望了江昭一眼,旋即连忙道。 论功之后,江昭特意找过他,询问是否有意以文转武,试着谋求一份富贵。 王韶自无不可。 于他而言,只要有江昭的支持,干什么都容易。 反之,要是没有江昭的支持,干什么都难。 赵策英不置可否,转而望向顾廷烨:“顾侯,陕西边军,近来如何?” “皆是以死报国!” 旌旗飘扬,钟鼓齐鸣,长吟不止。 半响,钟鼓渐消。 文德殿。 烛火泠泠,袅袅长燃。 文武百官,有序班列。 丹陛之上,赵策英面色欣喜,从容平视。 “宣——” “拓疆功臣觐见!” 以江昭为首,二十余位拓疆主官,齐齐入殿。 “臣等拜见陛下!” 二十余人,齐齐一礼。 “平身。” 赵策英大手一挥,面上的喜悦根本掩饰不住。 拓疆功臣进京,也就意味着他将彻底掌握军权! “谢陛下。”以江昭为首,拓疆功臣齐齐起身。 不少人望过去,暗自心惊。 要是没记错,江子川是嘉佑二年入仕的吧? 自嘉佑二年至熙丰元年,恰好十二年。 入仕十二年,就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吗? 就算不考虑是否入阁,十二年的正二品大员,亦是相当骇人。 论起擢拔时间,几乎的大相公丁渭一样。 不! 甚至,可能更快! 江子川是入仕十一年就入主礼部,为正二品礼部尚书。 而丁渭大相公,则是入仕十二年入主吏部,为正二品吏部尚书。 更重要的的是 江昭,很可能马上就要更进一步! “自王师入边,肃清山河,拓土五州,阵斩国主,生擒董毡,实有汉唐之风。” 赵策英起身,徐徐走动,举手投足间尽是挥斥方遒之意。 目光微动,更是难掩心中兴奋。 “自太祖皇帝登基以来,西夏贼子狂妄不堪,吐蕃小邦不服教化,暗生异心。朕嗣承大宝以来,夙夜惕厉,唯念太祖开疆之志未酬!今拓土五州,西夏称臣献马,董毡生擒入京,流矢射杀李贼!” 赵策英大袖一挥,扫视百官,声如洪钟:“疆臣不负朕,朕岂负疆臣?当以恩隆厚赏,昭告天下!” 约莫三息,内官持诏出列,朗声宣赦道: “门下,制曰: 朕闻经纶天下之略,实赖股肱之臣;廓清四海之功,当膺殊渥之典。 礼部尚书、兵部尚书、鲁国公、太子少保、金紫光禄大夫江昭,器识渊深,智略超卓。总七万貔貅而奋扬天威,经略滔纬以定千里山河。拓五州之地,雪百年之耻,成熙丰之盟。今特颁殊典,以彰殊勋。 特封赵国公,食邑五千户,赐皇庄三十顷,蜀锦千匹,黄金千两,西域良驹十乘,允置功臣田四十顷于故乡。 赐内库珍宝若干,敕建“定西碑”于御街,命翰林院修《熙丰拓疆录》,以彰殊荣! 於戏! 曾祖父江沅,芝兰玉树,嘉言善状,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追赐御制碑文,准建功德牌坊彰显殊荣。 曾祖母陈氏,母范淑德,慈惠仁善,封魏国太夫人,赐祭田百亩。 祖父江志,韬略传世,勋业昭显,追赠中书令,赐金册记载其德行功绩。 祖母张氏,慈范流芳,贞节昭闻,封韩国太夫人,赐玉制香炉。 父忠,训子有道,育成大器,授淮南东路转运使,加金紫光禄大夫,赐廷圭墨,赏紫袍金带。 母海氏,勤谨持家,静善贤能,封陈国太夫人,赐象牙梳篦盒。 妻盛氏,贤良贞淑、佐夫襄业,封赵国夫人,岁禄同公爵,赐九翚四凤冠。 弟江晓,满腹经纶,才思敏捷,授朝奉大夫。 弟江旭,慧心妙舌,下笔成文,授中散大夫。 特赐殊典,荫子孙五人,可荐进士出身,荫补官职。 特命,卿入阁总揆机务,授参知政事、文渊阁大学士、光禄大夫、太子少保! 尔其克勤夙夜,永肩朕心! 钦哉! 故兹昭示,咸使闻之。” 一道封赏诏书,足足念了百息有余。 大殿上下,洪亮彻响。 “臣江昭,拜谢陛下洪恩!” 江昭上前一步,重重一礼。 几乎是同一时间,文武百官,齐齐探讨不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