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关于江昭的主要封赏,无非是五点: 其一,流爵国公之位的封号更替。 鲁国公之位,更替为赵国公,食邑从本来的两千户扩大到了五千户。 其二,恩赏财物。 皇庄、蜀锦、黄金、良驹、功臣田,都属于财物恩赏。 其三,敕恩追赠,荣及祖先,封妻荫子,荣及妻子。 其曾祖父、祖父,都追赠了一品官阶,父亲、弟弟则是授予虚职;曾祖母、祖母、母亲、妻子,都是一品国夫人,享朝廷供奉,可见官不拜。 其四,入阁! 入阁总揆机务,拜参知政事、文渊阁大学士。 小阁老,真的去了“小”字。 文武百官,齐齐相视,心中惊意不言而喻。 三十岁,入阁拜相! 要知道,其师韩章三十七岁入阁,已经入阁最快的一批人。 结果,弟子更甚。 三十岁的文渊阁大学士! 不少人暗自“嘶”了一声。 要知道,丹陛之上的新帝,可不是一点半点的信重江昭。 自十月至十二月,为了鼎立支持江昭,新帝甚至都罢了朝议,乃至于不再临幸皇后。 这是什么支持力度? 古往今来,也唯有传说中的千古君臣,有机会做到这样的程度。 其中信赖,可见一般。 几乎可以预见,但凡官家在位,江子川就不可能倒下! 毕竟,官家的拓疆之心,可谓人尽皆知。 而文官之中,唯有江子川通晓兵务。 秘密立储法推着官家登基,入宫授课堪称半个帝师,甚至还能开疆拓土,符合官家的志向。 文武百官,齐齐望了过去。 一代版本一代神。 要是不出意外,这一版本的真神,已经上位! 文臣武将,目光不断流转于韩章、江昭二人。 师徒二人,尽皆位极人臣! 一门两阁老,老师百官之首,弟子开疆拓土,自然又是一道足以传扬天下的佳话。 要是没记错,师徒二人已然有过【韩门立雪】的佳话。 如今,更是新添佳话,着实惹人艳羡。 左列,韩系官员尽皆面露欣喜。 江阁老撑场面的本事,无人能敌。 韩系有着这样的党魁,注定持续辉煌! 大相公韩章持笏,望着弟子,尽是欣慰。 从六岁一点一点的教大,传道受业,观政天下,说师徒二人堪比父子,也丝毫不为过。 甚至,一定要在弟子与儿子中选一人。 韩章,一定是选弟子! 如今,二十四年过去,弟子终归是“出师”,为江山社稷之擎天柱石。 宦海一途,不单讲究登上高位,也讲究平安落地。 弟子撑起一片天,日后他也可安稳致仕,安享晚年! 几位内阁大学士相视一眼,鲜少的有了些许“羡慕”。 并非是羡慕三十岁就入阁的江昭,而是羡慕韩章。 说真的,几位内阁大学士不一定羡慕韩章百官之首的位子,但一定羡慕韩章有一个好弟子。 一手教导大的弟子是老师的接班人,其中含金量,也唯有宦海中人能够理解。 正所谓人走茶凉,韩章手中的茶,有人温了! 议论之声,不绝于耳。 文武百官,齐齐注视。 江昭手持笏板,眼中闪过些许欣喜,面上平静如水,身形挺拔,岿然不动。 丹陛之上,赵策英面上含笑,甚是满意自己的安排。 自古及今,千古一帝与千古一相,绝配! 百官议论,长久不息。 文武百官,或是艳羡,或是钦佩,或是眼红. 唯独鲜少有嫉妒! 没办法,差距实在太大。 其实,江昭的晋升路子,一向是公开透明。 人人都知道学江昭的路子,肯定能晋升。 但问题就在于,学不来! 六品、五品、四品、三品,从头到尾,几乎都是在打内阁大学士。 更是解决了立储之争,授课君王。 然后? 然后,就是开疆拓土,为先帝挣得一个“高宗”谥号,为官家挣得千古芳名。 这都不用怀疑。 此次开疆拓土,官家可没少有“高光时刻”,但凡后半生不学唐玄宗李隆基,那就是妥妥的“贤德之君”。 可这样的晋升路子,注定没法学。 学不来,差距大,自是难有嫉妒之心。 小阁老的战绩哦不,江阁老的战绩,一向的有目共睹的! 不少人心中暗叹。 该改口喊江阁老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