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丈许长几,铺开几页堂纸,江昭、韩章二人执笔,不时落墨题字。 “宰辅大相公,宰执天下!” “可有压力否?”韩章抚须含笑道。 作为宰辅大相公,也是变法的主持者,韩章非常了解弟子的心理。 兴奋有之,压力有之,惶恐有之! 究其缘由,主要是一旦坐上百官之首的位子,也就不得不考虑一道古今难题——君权和相权之争。 百官之首,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可,这并不代表首辅的位子就好坐。 作为臣子权势第一人,注定会受到皇帝的忌惮。 自古以来,君权、相权争斗不止。 君弱则臣强,臣弱则君强,这是独属于首辅的痛点。 这一来,自是让人有压力,亦或是心中惶恐。 “唉!” 江昭一叹,皱眉道:“就是不知,老师是如何解决的君相之争?” 凡是未雨绸缪,却是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君权、相权的问题,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不知道。”韩章果断摇头。 “啊?” 江昭一诧,有些意外。 自嘉佑三年以来,长达十一年的宰执生涯,这样的人都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君权、相权之争? “为师是宰辅大相公中的特例。”韩章摇头,淡淡道:“一般来说,内阁制度可不会允许有人宰执天下十余年。” 宰执天下十余年,也即意味着相权有可能盖过了君权。 通常来讲,皇帝不会允许这样的人存在。 但,韩章是特殊的存在。 其执政之初,先帝无子,权威衰退;执政中段,涉及君权更迭;执政末期,涉及变法革新。 这就使得君权与相权的冲突无形中削减不少,就此成就了一位宰执天下十余年的“忠臣型”权相。 社稷不安,君王无心争权,也即意味着韩章仅需考虑“镇压”百官,不必考虑皇权与相权之争。 江昭咂了咂舌,了然点头。 “首辅的位子,不好坐啊!” “难啊!” 江昭连连摇头,不禁一叹。 内阁首辅,不单是得肩扛两京一十四路,也得考虑君权问题,着实是不轻松啊! “难什么?” 韩章摇了摇头,一脸欣慰的说道:“昭儿就连变法都能成,区区君权、相权之争,自然也不是什么难题。” 作为主持过庆历新政的人,韩章自是知晓相关的变法阶段。 筹备、试点、推行、巩固、结尾! 这是变法的常规性流程。 其中,“推行”阶段涉及利益格局的重构,受到的反对阻力最大,反对声音最为激烈,社会矛盾爆发最为集中。 遍观史书,九成九的变法都是倒在了“推行”这一步。 就连庆历新政,也是如此。 反之,解决了“推行”阶段的社会矛盾,变法大概率就能成功。 就目前来讲,一步重工商业的妙棋,让反对者一下子就少了大半,就连清丈土地都能执行下去,可见变法已经有了不小的成效。 变法,可成! 就连变法都能干成,区区君权、相权之争,毫无难度。 江昭默然,没有作声。 估摸着还是得从相互画饼、志同道合的方向入手,以及八字真言。 摆正位置、摆正心态! 文府。 轻风吹过,竹海起伏。 丈许木几横陈。 集贤殿大学士文彦博起身,负手眺望。 作为除了韩章以外资历最老的内阁大学士,文彦博堪称是宦海常青树一般的存在。 宦海为官,要说对百官之首的位子没有奢望,那绝对是假话。 可惜,天子在拉偏架! “唉!” 唏嘘一叹,文彦博摇了摇头。 难! 以江子川的“宠臣”圣眷,以及变法核心人物的地位,要想抢夺首辅的位子,实在太难。 事不可为,唯有避让。 不过 文彦博沉吟着,低声道:“宦海仕途,一时领先并不代表什么。” “长久,才是最重要!” “且看他,楼起楼灭!” 诚然,江子川圣眷正浓。 但,以常理论之,圣眷再浓也就宰执天下六年就得致仕荣休。 他,未必等不起! 轻徭役、薄赋税、重经济、重农桑! 这是熙丰三年的大致布局。 相较于上一年而言,熙丰三年的政策以“温和”为主。 或者说,熙丰三年是“维稳”的一年,大局上以维持上一年的变法成果为主。 也因此,自二月初一起,内阁几乎没有任何大型政令颁下。 时间一转,已是十月末。 十月末,汴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