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至于海盗和倭寇,孤王已有应对之策。 在增加水师兵力的同时,工部也在打造新型战船。 我们只要加强沿海哨岗巡逻,同时与各藩属国建立商贸协定,分化他们的势力。 再者变革虽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从长远看对大明的发展是有利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还望洪尚书能从大局考虑,再重新掂量掂量。” 就在这时,户部右侍郎郭桓也站了出来。 他的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一脸担忧地说道:“殿下,您说的道理是没错。 可海禁一放开,倭寇的祸患怎么解决?沿海的防务又该怎么加强? 稍微出点岔子,那受苦的可就是老百姓哇! 况且海贸重启,贸易量增大,相关部门的管理难度也会成倍增加。 如何保证税收的准确征收,防止官员腐败,这都是大问题。” 朱棡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回应道:“郭侍郎,您别担心。 关于海防,孤王心里已经有了周全的打算。 除了之前所说的那些措施之外,在海关管理方面设立严格的监督机制,选拔清廉正直的官员。 同时引入商人群体的监督,让他们相互制衡。 再说了重启海贸之后,跟各国签些商贸协定。 大家互通有无,倭国也能从中捞着好处。 想来倭寇捣乱的事儿,也能少一些。” 人群里又有人大声嚷嚷道:“殿下,海贸一重启,那些商人就知道赚钱 到时候走私的事儿肯定少不了,这个问题又该如何监管呢? 另外大量的海外商品涌入,可能会冲击我大明的一些传统产业。 从而导致大量工人失业,引发社会动荡,此事又该如何解决啊?” 朱棡目光坚定地看向那名官员,语气严肃地说道:“这事儿好办,专门设立个市舶司衙门。 挑些清正廉洁的人去管事儿,再定些严厉的律法,对走私者严惩不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