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人们逐水草而居,水就是生命之源。 朱翊钧的目光移向堪舆图,经过黄土高原,从河套地区开始泛滥的黄河也有理清的一天嘛。 “爱卿,好志气。” 潘季驯默然。 也正因如此,朝廷上下无法接受这一项浩大漫长的治理方案。 最后,他们选择将这位惊才艳艳的修士冷静一下。 北边的绿寇还在逐年扩张。 黄河泛滥的危害却不那么迫在眉睫。 足矣吃掉整个国库的大计划,大明实在无力承担。 朱翊钧仰望星空,笑道:“会有那么一天的。我们不仅要理清黄河,还要理清天下。” 潘季驯顿时来了兴趣,就连体内的灵能都活跃起来,如奔腾不息之长河。 朱翊钧从蒲团上起身,走到他身侧。 潘季驯连忙压低脑袋。 朱翊钧拍了拍他的肩膀:“在此之前,先生得耐心一点,就从海运开始做起如何?” “海运?”潘季驯疑惑不已。 “大明每岁四百万石漕粮,今后都将通过海运抵达京师,这份重担,朕就交给你了。”朱翊钧笑眯眯的说道。 大明的海上航线,可谓风大浪急,暗礁遍布。 没有一个合适的地中海,安静的避风港。 也是海运终究没有成为主流的原因之一。 “治河,先治海啊。”朱翊钧说道。 潘季驯愣了一下,皇帝的要求太高了。 “怎么,做不到?”朱翊钧瞥了他一眼。 潘季驯老老实实的将一切思绪压制下来:“臣,当尽力而为。” 朱翊钧心满意足的飘过:“即日起,你就是海运总督,沿途各卫所、巡检司、地方各大港口,皆可随意调动。” 潘季驯重振心情,起码不是被闲置。 人最怕的,就是空有一身本领,却只能落得一个碌碌无为的下场。 送走了潘季驯,田义将一份弹劾的奏章交给朱翊钧。 这泰州学派中,也不尽是好人。 随他们一起到来的,不仅有人才还有人渣。 就这样跟着焦竑李贽他们,白吃白喝,甚至是骗经费。 被都察院的御史们抓到了把柄。 田义说道:“皇爷,这些人如何处置?” 朱翊钧摆摆手。 “朕不在乎。” “甚至朕也不指望他们真心实意的做事,哪怕是装点门面,只要不要和朕明着作对,朝廷的大门永远为他们敞开。” “不得务虚名而处实祸。” “但朕不希望他们影响到计划,你明白吗?” 田义心领神会:“臣明白,他们将会永远保持安静。” 此刻,李贽还在思考。 他做出了一个背弃祖宗的决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