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冯云在边上一边吭哧吭哧刷小龙虾,被钳子夹。 一边看的一愣一愣,这老多粉粉面面,奇形怪状,他就见过八角和香叶。 处理这堆香料的时候,骆一航帮着冯云把小龙虾收拾出来了。 王师傅又给安排了活。 “然后是炒料,给我拿菜籽油还有牛油,要两样。再拿点料头,就是葱姜蒜洋葱。” “牛油啊?”还真有,骆一航噔噔噔又跑回家,抱了一大块回来。 这还是去年丁蕊过来,老妈张桂琴想着未来儿媳妇在大城市,肯定洋气,打算买些黄油煎牛排用,买的时候记错了,买了块牛油回来。 结果那年丁蕊沉迷于火锅,回来六天,吃了四天火锅,牛油也没用上,在冰箱冷冻室里藏一年多了。 牛油拿过来,王师傅切了一块,先烧热菜籽油,再放牛油,再放料头,慢慢搅炸至金黄。 料头捞出来,等油温下降。 “你这还有油温计啊,东西还挺全。” 那是,卖炸花椒芽时候置办的。 油温降下来之后,就看王师傅表演了,咋个煸干辣椒,咋个熬酱,咋个用香虾粉。 最后一杯白酒倒下去,呼! 那香味儿 呼,那香味冒出来,能把人冲一个跟头。 “王师傅,您这料,煮拖鞋都好吃。”不会做饭的现代正常未婚单身男青年冯云发出了崇高的赞美。 王师傅拿起筷子反手就给他头上来了一下。“混账话,哪有煮拖鞋的。” 得,这就是代沟。 料炒好,龙虾放进去,还要煮一会儿。 王师傅又活了块面。 问题来了,“王师傅,您和面干嘛?” “你不懂了吧,做这虾子啊,最精华的是它的汤汁,不论中外,只要是做虾,都得弄点碳水吸它的汤汁吃,南方用的是伊面,龙虾伊面听过吧。他们意大利用的意大利面,西班牙龙虾烩饭用的是中东小米,咱老陕,就得弄两根裤带面。” 王师傅手艺精湛,白案功夫也擅长,这裤带面做的,一根就有二两,足有一米长,也没多做,就做了两根。 水烧开了面放进去煮着的功夫。 掀开煮小龙虾那口锅的锅盖,平菇撕吧撕吧扔进去,香芹切断扔进去,叶子也没浪费,等了一会儿扔进去。 最后再扔进去一把辣椒圈。 这时候面也煮好了,捞出来铺在大盆底下。 把那一锅小龙虾往上面一倒。 诶呦喂,受不了了。 又香又辣又鲜,随着蒸汽呼呼呼往上涌,顺着窗户钻出去,飘的满院子都是。 隔壁吵架那两位都不吵了。 提鼻子闻着就出来了,顺着香味找到厨房,看见桌上那一大盆。 口水就忍不住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