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暮谦虚道:“没有学校的培养,我也不可能有这个机会,所以归根到底,还是我沾了学校的光才对。” 这话说得黄新华忍不住哈哈大笑。 笑过之后,他才继续道:“还有极薄金刚石砂轮切割机,现在也在试制当中,不过这回估计不会像单晶炉那么盛大了。” “我们国家的半导体工业化缺少应用领域,再往下走,就需要更多的技术突破。” “而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突破集成电路这个难关!” “道阻且长,我们还需努力啊!” 听着黄新华的话,刘泽和汪洋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刻就把集成电路搞出来。 “黄教授,我们现在的研究进行到哪一步了?”李暮也被感染,忍不住脱口而出。 闻言,黄新华苦笑着摇了摇头:“这几天我们都在搞光刻工艺的问题,可刚刚开始就被卡住。” “此前国内甚至没有光刻机这个概念,之前对这方面的理解也还停留在国外的期刊杂志的理论上。” “但即便是现在有你的报告帮助,我们想在短时间内搞出光刻机来,也是很困难的事情。” 李暮听得一愣一愣的,怎么会没有? 按照资料上,现在应该已经弄出了“土光刻机”来啊! 他赶紧去翻资料,发现王绶觉搭建出土光刻机的时间记载并不详细。 “土光刻机”只是条件简陋的情况下不得已的产物,算不上什么重大成果,相关部门可能会留档记录,但具体信息流传到网上的概率几乎没有。 “大概是61年到62年弄出来的,可我总不能等個一年半载吧!”李暮暗自皱眉。 ——不管了,如果是对国家的发展有帮助,他觉得王绶觉也不会介意被提前“抢”这份功劳。 李暮深吸了一口气,打破沉默:“黄教授,我倒是有一个办法。” 黄新华还没说话,刘泽和汪洋就完全摸不着头脑地开口道: “师弟,你别说笑了,连国家都弄不到的东西,你能有什么办法?” “难道你还能从国外买一台不成?” “要是能买,国家早买了,OM帝国列强,怕我们强大起来,这些高精尖的东西,是一点儿都不愿意让我们知道!” 听着两个学生的话,黄新华心底也觉得不太可能。 但他清楚,李暮绝不是那种喜欢空口说白话的人,既然敢这么说,一定有可行的依据。 于是问道:“你别管他们两个,有什么办法就说出来,咱们一起讨论讨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