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以夏国现在的生产力,能够搞出100架已经是顶天了,对于碳纤维材料的数量需求并不高。 “您这目光就是看得长远!”王石存搓了搓手,又小心翼翼地问道:“想必您对生产线所需要的机器设计,应该有点思路了吧?” 他真是傻了,别人做不到,但李暮未必做不到啊! 不过还在他还算理智,没有直接做出要设计图这么离谱的事。 碳纤维的生产线至少需要几十种设备,从提出理论制备方案到现在制备成功才多久,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完成。 李暮笑道:“有一些思路,不过还不完善,等我把CAD软件叫人送过来后,我会将想法上传到上面,大家一起研究。” “那我们就等李顾问您的好消息了。”王石存高兴道。 随后,他又继续带领着实验室的众人,依据李暮给出实验步骤和数据,进行碳纤维制备的优化工作。 一次的成功难免有偶然的成因素,做出的碳纤维性能也不稳定。 他们还要找到一个足够多的数据,来确定以后的碳纤维生产标准。 …… 一连3天,李暮都在研究基地中度过。 每天两眼一睁就是干,在王石存和朱崖介两人之间来回跑。 CAD软件被半导体研究所那边的吴希送过来后,他便更忙碌了。 除了玄鸟-1直升机和改性推进剂的研究之外,还要和众人介绍该怎样使用CAD进行辅助设计。 待众人上手后,他顺势将一些碳纤维生产所需要的设备,比如碳化炉、碳纤维固化剂等等的初步设计图放上去。 然后再组织人去讨论,该怎样去实现图纸上的东西。 …… 这日早晨。 李暮在研究基地的宿舍醒来。 洗漱锻炼完,他罕见地没有直接前往实验室。 因为今天他得走了。 直到今天,他已经在航空院待了4天。 要是再不回去的话,自己都放心不下。 一边在饭堂里吃着早餐,李暮一边想道:“今天早上得赶紧把1级轴流离心式高压压缩机动态平衡的问题解决,不能留到下次。” 哪怕手握设计图,也不是说能够直接作出涡轴发动机。 玄鸟-1直升机的面世,还是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就在他暗暗深思时,两道身影忽然从远处走了过来。 察觉到有人靠近,他抬起头。 “老师!”看清来人的瞬间,李暮立刻放下筷子,站了起来。 钱五师笑呵呵道:“这么激动做什么,我就是过来看看你。” 一边说着,他一边在他面前的位置坐下。 “没,没,我就是有点惊讶。”李暮看了看一旁的唐燕捷,很快明白过来。 作为夏国航天航空领域的泰山北斗,钱五师和唐燕捷认识,再正常不过。 钱五师调侃道: “你惊讶什么?是我惊讶才对。” “没想到我不在这段时间,你不仅搞出了玄鸟-1直升机,还搞出了改性双基推进剂。” “对于推进固体燃料作为D弹推进剂的研究,我一直有这个想法,只是觉得条件还不成熟,没想到被你抢了先,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他的目光中满是感慨。 这个学生说是学生,但在很多方面完全超过他这个老师。 “这都要多亏了您,没有您的教导,我也没有机会深入接触和学习物理学。”李暮谦虚道。 这话说得真心实意。 钱五师却摇了摇头,道:“我只不过是给你领了段路而已,能有现在的成就,全靠你个人的天赋和努力。” “而且你的很多想法,也让我受益良多。” “好了好了,你们两师生就别谢来谢去的了,老师厉害,学生青出于蓝,都是国家的栋梁,没什么好谦虚的嘛。”唐燕捷在一旁笑着打断两人道。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