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学习到现在,确实可以看出都是些不错的苗子,可以培养培养。 他本来还正想和吴有望商量,该怎么分配的问题。 没想到李暮早就给想好了。 “不过这些学生能够留下来多少,可没个准儿。”王绶觉笑过之后,又提醒他别高兴得太早。 都是从川蜀来的。 学完之后,最少一半都会直接走。 能够留下多少,还真不好说。 李暮道: “能够留下多少无所谓,有留下的就行。” “甚至大部分都是要走的,我们只留下少部分,不然到时候地方哪还敢往咱们这派人。” “回头伱看差不多的时候,搞个结业仪式,到时候知会我一声。” 他从来没打算把所有人都留下。 要不然就得做好几年内不去川蜀的准备。 李达章眼巴巴地把人送过来,留下几个好说,要是留下一大半,怕是能气得跑到京都来告状。 “行,行,那到时候我让小关通知你,你也正好可以在结业仪式上挑人。”王绶觉笑道。 他算是看出李暮的心思了。 先给点甜头,然后再细水长流的发展。 京都作为全国软件工程发展得最好的地方,只要是有才华想一展抱负的,几乎都很难拒绝留下来的诱惑。 …… 两人闲聊着吃完饭。 李暮又在所里的各个实验室闲逛了一番。 不过他并没有进去。 既然王绶觉没有提,便表明所有的研究项目的进展应该都处于正常状态。 没有必要给自己找存在感,去打扰众人的研究。 在几栋实验楼之间来来去去。 最后,他停在了放置着第一代超算的机房门口。 目光望去,一张熟悉的面孔,正在和吴有望说着话。 年纪不是很大,40岁左右,不过皮肤十分粗糙,嘴唇还有点干裂,就像是长期生活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一样。 “好眼熟啊!”李暮看了又看,却还是没能认出对方究竟是谁。 就在这时。 那人忽然侧过头来,发现了他打量的目光。 神色先是一愣,然后激动起来,几步走上前,握住他的手,道:“您就是李暮李顾问吧!” “是我,您是……邓家先生?”李暮也终于想起了对方的身份,肃然起敬。 邓家,大蘑菇元勋之一。 以身许国,埋名二十八载,为夏国的大蘑菇、氢大蘑菇的原理突破和试验成功极其武器化立下卓越功勋。 为新型原子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做出重大贡献。 一生致力于祖国的国防事业建设,最后也将生命奉献在了他最热爱的岗位上。 邓家惊奇道:“李顾问您听说过我?” 不怪他惊讶。 毕竟比起李暮,他可谓是个“小透明”。 虽然从事的是对国家重要无比的大蘑菇建造事业,但一直没有什么名气。 这一辈子,在死之前,也注定不会为人所知。 “当然知道,我看过您和何作麻、徐建明、于鸣等教授在《物理学报》上相继发表的‘β衰变的角关联’‘辐射损失对酒气中自由振动的影响’‘氢原子和的变形’等论文,很是敬佩。”李暮笑着解释道。 作为M帝普度大学物理系的博士研究生,邓家能力绝对是极为出色的。 在50年,仅仅26岁,便在国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职,两年后升为副研究员,又过了两年继续升任,为工科院数理化学部学术秘书。 在58年,便参与到国家的机密研究当中,负责大蘑菇的理论设计,历任所所长、所长、院长…… 这份履历,可谓漂亮至极。 听到李暮的夸奖,邓家微微有些赧然,道:“李顾问您过奖了,只是一些理论而已,比不得您,做出了这么多的成果。” 不止是他。 任何一个夏国的科学家,面对李暮,基本都会有点自惭形秽的感觉。 那些没有公布的成就,他们不清楚。 但仅仅是公布出来的,都够他们研究上几年,甚至是十几年。 而李暮才用了多久? 几个月恐怕都不到。 要知道,他还不到24岁啊,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个年级。 可以说,只要他继续研究下去,夏国的高科技发展水平,绝对能够到达一个任何人想都不敢想的高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