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硅化装甲-《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


    第(1/3)页

    “谁有笔,快给我一只!”张数顺连忙道。

    他刚刚想到了一个不错的设计思路,迫不及待地想要绘制出来。

    如果可行的话,至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飞行体的部分能够得到解决。

    闻言,李暮快走两步,上前将自己的钢笔扭开递给对方。

    后者接过之后,正要往图上画,才发现手里的是一只钢笔,嘀咕道:“咋给我支钢笔。”

    一边说着,他一边飞快地抽出一张新的稿纸,俯身在桌上开始绘制起来。

    其他的研究员看了看李暮,又看了看专心致志绘图的张数顺,便打算开口提醒。

    李暮连忙做了个“嘘~”的手势,示意他们不要说话。

    然后凑到一旁,看着张数顺绘图。

    后者拿着钢笔在纸上比划了半天,才终于落笔,画了一个弹体部分的设计图。

    成功之后。

    还满意地点点头,拿起稿纸,对周围的研究员们道:“大家都来说说,我这个想法怎么样?”

    只不过他等了半天,都没有人吱声。

    一抬头,终于发现了站在自己身旁的李暮。

    “李顾问,您什么时候过来的?”张数顺惊喜道。

    说着,他忽然将自己刚刚画完的稿纸往身后藏了藏。

    虽说他刚刚对自己的想法挺满意的。

    但那也只是相对第一版的设计图而已。

    这时候拿出来给李暮看,是一点儿把握都没有。

    闻言,李暮笑道:

    “早就来了,还在门口听了几分钟你们的讨论呢。”

    “本来已经打算叫你们的,没想到正巧碰到了您来了灵感,就让大家先不要打扰您。”

    “既然画完了,那刚好我们一起讨论一下,看看是否可行,不行的话又要怎么去改进。”

    他说完后。

    张数顺听到这话,脸上不由得更加红了一些,道:

    “您过奖了,我这点水平,哪能跟您相比,还是要再完善完善才行。”

    一边说着,他一边又将手里的稿纸往后藏了藏。

    见状,李暮道:

    “张教授,您这就有些妄自菲薄了。”

    “我刚刚看了您绘制的初步设计,很多想法与我不谋而合。”

    “您要是这么说的话,看来我今天得先回去,再好好想一想,再过来找大家。”

    他说完最后一句话,便作势欲走。

    见状,张数顺立刻急了,连忙道:

    “李顾问,您稍等,我不是这个意思。我非常相信您的能力,给出的绝对是对研究十分有益的意见!”

    他一边说着,一边咬了咬牙,将背后刚刚自己画的设计图拿了出来。

    没办法。

    不拿也不行。

    要是真把李暮“逼”走了,他能同意,周围的其他研究员都不可能同意。

    “这才对嘛,来,大家一起看看。”李暮笑了笑,接过图纸,同时用眼神瞥了一眼张数顺手里的钢笔。

    只不过后者显然没有领会到他的意思,此刻的注意力全部都满是紧张地放在了设计图上。

    见状,李暮也只好无奈地先继续说研究的事情:

    “这个弹体的整体设计是非常不错的,前后定心部充分考虑到了弹芯在炮膛内的稳定性和离开炮口后的空气稳定性。”

    “但我个人建议,可以再增加一个前内定心部和后内定心部。”

    “还有尾翼这里的形状、重量,可以再斟酌斟酌,以便确保在命中目标之后,能够有效地保证弹芯的稳定……”

    他的语速并不算快,讲解的也还算浅显直白。

    不过早已经习惯用纸笔将他所说的内容都记录在纸上的张数顺等人,还是飞快地掏出笔记本开始记录。

    李暮一边说着,一边又看了一眼张数顺手中的钢笔,暗道:“这小子不会把我的钢笔给顺走吧。”

    在这个年代,一支钢笔,也算是一件小小的奢侈品了。

    当然,他倒不是心疼那点钱。

    只是这只钢笔,可是当初元|领导送给他的,纪念意义要远大于实际意义。

    ……

    用了20多分钟的时间。

    李暮才将弹体部分的设计思路完全介绍了一遍。

    当然,仅仅只是有思路还不够。

    想要完成最终的设计,还是要费不少的功夫去验证才行。

    ——不过那是以前一穷二白的时候。

    现在他们有着超算,有着03型计算机,完全可以利用起来,依靠强大的算力和软件,去排除一部分错误答案。

    “03型计算机机所里就有,你们可以去用CAD来进行辅助设计。如果还是不行的话,可以去半导体研究所,用那里的计算机算。”李暮说完设计的问题后,又道。

    徐顺寿眼前一亮,嘴上却道:

    “可是我们听说那两台机器的计算任务都排到明年去了,我们去插队合适吗?”

    第一代超算和第二代超算的信息,都属于绝密内容。哪怕对内部研究人员,也不会透露太多的信息。

    因此他和许多的普通研究员,只知道半导体研究所有两台算力非常高的计算机。

    但具体叫什么,算力有多高,一概都不清楚。

    “算不上插队,您说是我让大家过去的,那便会从原本的任务里挤出一些时间来。”李暮笑道。

    半导体研究所两台超算,其实算力相对还是比较饱和的。

    只不过是最近电传飞控那边占用了不少的资源,才造成了排队的情况而已。

    当然,以威龙-1的重要性,小小地搞一些特权,也不会有人有任何意见。

    ……

    和张数顺等人闲话片刻。

    李暮接着又说了说脱落部分的设计问题。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这个部分,设计起来还是相对比较复杂的。

    虽说机制简单来说,就是使用特定的机械结构和易碎材料外壳,来保证达到一定速度或压力下会自动破裂,露出内部的穿甲部分。

    但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需要充分考虑按动弹体的制造、脱壳机制和弹芯的稳定性。

    ……

    一直忙活到下午5点多。

    李暮才走出车研所。

    不过这还没完。

    他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前往材料研究所这边,询问复合装甲和陶瓷装甲的研制情况。

    复合装甲设计为“钢-玻璃纤维-超硬钢-玻璃纤维-钢”叠状间隙放置,总厚度为220毫米,倾角为22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