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修和盛纮等人当即排好,静静等候。 ........ 楚鸿一袭紫袍,静静矗立在文臣第三排的位置,岿然不动。 一眼望去,其神色间满是沉稳自信,端的是意气风发。 赵祯双袖合拢,有些羡慕的望着下方那过分年轻的紫袍大员。 这么年轻的实权三品官员,大周朝百余国祚也不多见吧? 意气风发,天下名士,小阁老....... 这么多的优点加持,任谁也得羡慕,迟暮的君王就也羡慕。 年轻,真好啊! 这都没到官员擢升贬谪的时间,赵祯干脆也不装了,望向楚鸿的方向,“这段时间,可有新到汴京的官员啊?” “臣,新任翰林院翰林学士、开封府府尹、光禄大夫楚鸿,拜见陛下!” 楚鸿一袭紫袍,静静站在大殿中央,微微躬身行礼,紫袍被带动得无风微飘,在那儒雅的气质的烘托下,举手投足间气场十足。 不少官员皆是羡慕的望向楚鸿,翰林学士、开封府尹、光禄大夫,这三个官位单拉一个就能入汴京文官前三十。 如今,三个官位于一身....... “楚卿,多年不见,已然是朝堂栋梁啊!” 赵祯羡慕的望了望,忽的有些感慨。 遥想当年,如今紫袍披身的楚卿也仅仅是一个【卧冰求鲤】的小孩,仅仅是一个进京赶考的举子。 一晃都这么多年了吗? 那个小孩,都快要准备入阁了啊! 赵祯忽的有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 以往,他看到的都是白发苍苍的内阁大学士、或是壮年五品小官。 如今,如此年轻的从二品虚职官员,让他有了极为明显的对比,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衰老。 楚鸿微微躬身,“皆是仰赖陛下简拔!” 沉稳的声音稍稍打断了赵祯的思绪,楚鸿那坚固黝黑的须发,也让其更显成熟。 “哈哈,朕也只是唯才是用。” 赵祯一怔,旋即高兴的笑了笑,也不再追忆往昔。 他和这位“小阁老”,终究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陛下,春闱之期将近,按照惯例,当由陛下选取两位科考主官。” 礼部尚书郑均上前,启禀起了别的事情。 一说起这个,不少大臣都将目光望向楚鸿。 楚鸿提早进京,这个意味着什么实在是不难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