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只要人不傻,一看就知道副主考官的位置基本上就定了楚鸿了。 至于主考官,理论上得是正二品官员,也就是六部尚书一级的。 御座上的赵祯当即点了点头,扫了一眼大殿,双袖合拢在腿上,“会试乃是为国举才,会试一途当公正公平、会试主考官当德高望重,诸位爱卿可有举荐的啊?” “臣刑部尚书章宇,保举礼部尚书刘世安、翰林学士楚鸿任此次会试主考、副主考!” 文官第二排,须发飘舞、举手投足尽是威严的刑部尚书章宇上前举荐。 楚鸿望向章宇,六年过去,这位依旧是文人气度十足。 楚鸿又望向刘世安,九年过去,这位曾经的正三品翰林学士得到了老师韩章的赏识,几度升迁,恰好前年礼部尚书刘均致仕,刘世安补缺,就此位列正二品。 也是因为这位的擢升,楚鸿目前被绝大部分王系余党视为领袖,颇有朝着楚鸿靠拢的意思。 至于王家? 嗯.......二十年并没有那么短,差不多是一个健康人三分之一的一生。 二十年都不振作,除却少数人老一辈,其余人早就失望透顶。 这一点,从刘世安这样的人都寻求别的出路了,更遑论下方的小官。 “礼部尚书德高,翰林学士望重,的确是不错的人选。”赵祯笑呵呵的夸赞了一番,又望向众人,“诸位爱卿可还有别的意见啊?” “臣也觉得刘世安和楚鸿乃是本次科考主考官的不二人选,臣附议章宇!” 工部尚书常衡上前一步,善意的向楚鸿笑了笑。 “臣也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韩系文臣当即各个附议,兖王党和邕王党明显也没想过要抢这一次的科考权,并不反驳,等到合适的机会,也附议起来。 如此,颇有众望所归的感觉。 当然,这也有皇帝的原因。 皇帝都说了不错了,调子都定下了,要是没有内阁大学士或者宰辅大相公竭力反驳,其余官员再怎么说也没什么用。 “好,既然是众望所归,楚卿,刘卿!” “臣在!” “臣在!” “着你二人为主考官和副主考官,考教天下学子!” “臣拜谢陛下!” “臣拜谢陛下!”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