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翌日,朝堂之上,康健帝再次提出,由穆郡王任春闱主考官一职。 不出意外的,唐武站了出来。 有他带头,虽然不明白为何,但不少武将接连走了出来附和。 康健帝才扬起嘴角。 端木庆便黑着脸,站了出来躬身道。 “唐将军与各位武官,打仗自然不在话下。 可春闱事关天下文人,陛下还请三思。” 他这意思,明摆着就是,文人的事情,一帮子武夫懂什么? 文武对立,在所难免。 宋老国公在这时也站了出来。 “陛下,老臣以为,穆郡王虽年岁不大,可太子也是三年前担任的春闱主考一职,也未出现过纰漏。 国舅以年岁说事,着实不妥。 老臣认为,这次春闱主考一职,穆郡王完全可以胜任。” 老国公的话还是很有用的,他属于中立派。 关系相处的极好,有他带头,不少中立派也站出来附和。 这样一来,端木庆脸色瞬间就青了。 不过还是硬着头皮坚持道。 “陛下,长幼有序,二皇子无论在年岁,还是嫡庶上,均应胜任主考一职。 若陛下想要历练穆郡王,三年后,再让其担任此位也不迟。 否则天下人又该如何看待二殿下。” 这就是打感情牌了。 唐武冷笑道。 “陛下,太子被刺杀一事,如今还未有个定论。 二殿下更是跟这件事情,脱不了关系。 如今更不宜胜任如此要职。” 端木庆听了这话,转头怒视唐武,呵斥道。 “唐将军慎言,太子一事,与二殿下何干,不过是小人诬陷。” 唐武讥讽道。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国舅何必急于撇清关系。 事情到底如何,陛下心里自有定断。 以二殿下如今的名声,春闱主考官一职就算让他主持,他又如何服众!” 站在一旁,始终不吭声的慕容天。 听了这话,气的将后槽牙都快磨碎了。 另一边慕容清,眸子轻轻瞥过对方,他走上前躬身道。 “父皇,儿臣身份不如二哥贵重,主考一职二哥确实比儿臣要合适。 可眼下京城流言满天飞,想来用不了多久,这群进京赶考的学子,就会听说此事。 为了二哥着想。 儿臣愿意,也有信心担任春闱主考一职。” 此话与唐武说的差不多,不过唐武说的直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