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想到这一点儿,阎纲一时间还有些自闭,毕竟是在妻子面前还是在自己最引以为傲的领域,居然找不到一丝有用之处。 这跟无法展现雄风也没多大的区别。 “行了,别想了,其实琢磨琢磨,或许我把人江弦看的太小了,人要真的惦记这件事儿,这回干嘛把稿子给我们《当代》,可能人自己都不记得当年这事儿了。”刘茵这时候反过来安慰起了阎纲。 “.” 阎纲听了这话,一声不吭的坐到桌前。 “你干啥?”刘茵问。 “写评论吧。” “我都说了,不用写。” “不是为了你那事儿。” 阎纲低声道:“是我自个儿想写,这写的确实不错,不一样。” 1987年的一月末就是春节了。 这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又这么水灵灵的登场。 后世有人评价过,这一届春晚是质量最高的一届春晚,没有之一。 经历了陈冲那一回的滑铁卢,这回的春晚真是铆足了力气,也长了教训。 首先就是舞台正常了,换回到小演播室,不去冻观众也冻演员了。 另外参与的人也都找正常人了。 纣王啊呸,费翔出现在舞台上。 先是一首《故乡的云》,再是一首《冬天里的一把火》,又唱又跳。 老百姓哪看过这个? 尤其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谁能想到有人能唱着唱着,嘿,他就摇起来了! 总之,出尽风头。 除了费翔以外,另一个让人瞩目的就是姜昆了。 他和唐杰忠一段《虎口遐想》讲完,逗乐全国人民,立刻火遍全国。 春晚结束以后,观众们议论最多的,除了《冬天里的一把火》还有陈佩斯是不是被冻坏了再也不上春晚以外,就是《虎口遐想》这相声。 姜昆此前虽然小有名气,但在外界看来,他更多的名声来源是仰仗于他师傅马季。 可这回不一样了。 《虎口遐想》一出,迅速的砍倒一大片,成落叶扫秋风之势,击败了近乎全部对口相声。 就跟马季有《五官争功》《宇宙牌香烟》似得。 姜昆这回不一样了。 也是有了真正的代表作了。 也算是登堂入室,踏出了自己一条道路,从此可以自称大师了。 《虎口遐想》一火,姜昆那儿马上采访不断,访谈文章一篇接着一篇的报道,大伙儿也都知道了,这相声背后还藏着一个江弦。 街头巷尾议论起来,对江弦是无不佩服。 可真够牛大的。 先给姜昆师傅一个《五官争功》。 又给姜昆一个《虎口遐想》。 一手捧起这师徒俩人。 当然,很快也有人发现,在江弦的新《顽主》之中,还有一段关于相声的情节 不过这里面写的就没《虎口遐想》那么红火了,冷清“大师”的相声人如其名,实在冷清。 《顽主》的相声和《虎口遐想》两桩事件就这么在这个时间点相撞在一起。 读者们也都意会这是江弦在中面朝现实的一次联动。 而这和现实的反差,就相当的可乐。 一时间,《顽主》热度又迅速的狂翻好几倍,在二月份,也就是1987年第一期《当代》发行一个月以后,当期的发行量居然又迎来第二波暴涨,并且势头远超于第一波。 这成绩登时惊呆了《当代》上下全部编辑。 尤其是何启治。 难怪江弦的都畅销呢。 他太有招了! 当初还奇怪江弦为什么忽然写了个相声演员。 如今再看。 原来这也在江弦同志的计算之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