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秦昭帝赵稷自继位以来,每天都准时上朝,数百年来,未有懈怠。 是跟他兄长武帝、父亲惠帝、爷爷孝帝一样勤勉的君王。 秦崛起于孝,富强于惠,争雄于武,最终奠定天下强国霸主地位,却是因为他。 此时这位浑身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大秦帝王高坐在阿房宫内的王座上,静静注视着群臣。 少顷一个眉宇间带着几分凌厉、上唇留着八字胡、下颚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他本是文士,但身上却有着能够类比武将的凶狠。 他本该穿着玄水麒麟袍(秦相官服)站在文官之首。 但他此时却赤裸着上身,背后背着荆条,一步步走向大殿中央,离赵稷越来越近。 是为负荆请罪! 最终,他跪拜在了王座前。 “君上!” “臣有罪!” 他悲呼。 赵稷没有说话,似乎是想静静地看着他的表演。 大殿内不知道为何,气氛竟然显得有几分沉重。 以至于满朝文武,呼吸似乎都显得有些小心翼翼。 而男子的话还在继续。 “当年武安君兵发邯郸,臣劝君上调回武安君,虽无错,但有私!” “后君上欲再起兵灭赵,兵发邯郸,武安君苦谏三次,臣欲知事恐难成。” “但因为臣嫉恨武安君,仍执意起兵,结果最终武安君不出。” “臣用错人,导致我秦军大败,臣之亲信,甚至,甚至……” 后面的话,他几乎说不下去了,一副泫然欲泣的样子,看起来可怜到了极点。 当初武安君不出,他谗言昭帝灭赵,任用郑安为将。 结果大败后,郑安直接降赵,打破了大秦古无降将的先例。 如此种种,可以说,范叔完全可以被诛九族了,可他的话却还在继续。 “如今天下诸国陈兵函谷关,我大秦有山河覆灭之危,臣有肺腑之诚,沥血上奏。”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悲壮,但却铿锵有力,如同金刀之鸣。 此时整个阿房宫内的文武百官的注意力几乎全在他的身上。 这位位高权重的秦相,帮助昭帝夺权芷阳宫,驱穰侯、逐严君奠定朝局。 同时为大秦奠定逐鹿天下的基本方针,不可谓不功高。 因此文武百官们很是好奇,都很想知道,他会如何求生。 就在这时候,他接着道。 “今要想解我函谷关之危,解大秦之危,唯有请武安君出山一死而已!”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朝堂一片哗然。 如果此时不是在这阿房宫内,恐怕文武百官已经炸开了锅。 而武将队伍里,有人放声大笑,其态癫狂。 “哈哈哈哈,真是荒谬。” “如今诸国陈兵函谷关,只不过是感觉到了我大秦的虎狼之威,因为恐惧,因为害怕。” “难道他们是因为武安君吗?” 武将们群情激奋,看着范叔,恨不得将这位秦相千刀万剐。 他们都是追随武安君一路走到今天的人,武安君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他们尊敬的父兄,心中最敬畏的神明。 而这个小人,因为与武安君不合,嫉恨武安君,先是在长野之战,武安君兵临邯郸时。 让君上退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