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宣和不和-《大宋工程师》
第(2/3)页
实际上,赵佶的这个愿望并不高,他只期望天下平平和和的就行了,不要有纷乱,不要有天灾,更不要有外侵。
为了保证宣和的顺畅,赵佶甚至还把专门收藏字画的宣和殿改为了保和殿,以防二者相冲。
就是如此简单的一个愿望,赵佶还是以教主道君皇帝的身份来祈佑,结果却仍然是宣和不和。
宣和年号落成,一开始便令“教主道君皇帝”吃了个大苍蝇。
此事首先从一个叫林灵素的人说起。林灵素,中国道教名人,字岁昌,温州永嘉人。家世寒微,少曾为苏东坡书僮。
有一次,苏东坡问其志,笑而答曰:“生封侯,死立庙,未为贵也。封侯虚名,庙食不离下鬼。愿作神仙,予之志也。”于是“发愤弃去为道士”。
从道教后,志慕远游,后得其书《五雷玉书》,由此能行五雷法。政和末年辗转来到京城,恰巧此时教主道君皇帝得封,正是弘扬道教的最好时候。
道君皇帝接见了林灵素,问他有何道法。林灵素答道:“臣上知天宫,中识人间,下知地府。”这是无所不能的意思了。于是道君皇帝欣喜,把他留了下来并给予重用。
林灵素得势,其权势可与宰相执政相比,被京师人称为“道家两府”,出入前呼后拥,甚至与诸王争道,对百姓更是作威作福,任意欺凌,京师人民对其深恶痛绝。
为了压制佛教,林灵素还向赵佶建言,改称佛为大觉金仙,和尚为德士。赵佶居然准奏了,并于宣和元年正月下诏,改佛为道,易服饰,称姓氏;左右街道录院改作道德院,僧录司改作德士司,隶属道德院。不久又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几个月,京城发大水,赵佶便命林灵素施法退水。
当林灵素领令率领徒弟们刚登上城,百姓闻讯便举着木棍蜂拥而来,争着要打死他。林灵素只得仓惶逃走,才免得一祸。
赵佶此时方知林灵素为百姓所痛恨,因而心中不快。又几日,林灵素在路上遇到太子赵恒,因其傲慢,根本不加回避。赵恒气不过,找赵佶告了他一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