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民以食为天-《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民以食为天,在封建农业时代,没有什么再比保证口粮供应更重要的事。
西汉末期的《汜胜之书》、北魏年间的《齐民要术》这些农学著作,其实早已流传至大江南北,只是受限于识字率低下和缺乏科学指导,就算是主掌农事的官吏,对其中的内容也是浅尝辄止。
问题枣红马是一匹母马,黑蛋可是一头公驴,再这么发展下去,搞不好明年马厩里就会喜添丁。
朱秀笑着耐心解释。
黑蛋也象征性的吃了几口枣红马的碎麦秆,然后两个家伙脖颈相交蹭了蹭,似乎在表示友好。
春耕以来,朱秀跑遍安定县周边村落田地,与不同的官吏农户交谈,总结下来可知,无论官吏还是农户,其实对耕种的了解,大多来源于世代传承的经验,缺乏系统性了解和科学认知。
朱秀道:“关大哥先去把粮食押回来,老潘随我回府歇歇,这件事需要从长计议。”
几个老农拉着板车迎面走过,停下朝朱秀行礼,笑呵呵地尊称一声:“小官人。”
史灵雁小嘴微张表示惊讶,本想夸奖两句,见朱秀负手昂头一脸得意,嘟嘟小嘴娇哼着白他一眼。
刚到县城外,关铁石领着一人匆匆出城,竟然是潘美。
驴子表现得很大度,主动把零食让给枣红马吃一口,然后就被尝到滋味的枣红马吃了大半。
灰驴子黑蛋脖子下挂着口袋,里面装有它的零食,磨碎的麸皮和黄豆,再撒几把盐,吃的津津有味。
潘美紧紧抓住朱秀的胳膊,急切道:“你一定要想办法救救符大娘子!现在京兆附近云集数万兵马,所有道路都被永兴军封锁,李守贞只怕当真要反了!符娘子牵连其中,李家和朝廷都不会放过她!”
农技的提高,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深度结合。
她和李守贞父子在一起,变数太大,弄不好会有性命之忧。
这几位老农都是安定县周边几个村里的农把式,种得一手好田,他们经手的田地,产量通常要高两三成。
如果当地农官足够有作为,通常会将这样的土专家登记造册,等每年开春,请他们作示范指导,推广耕种技巧,官府也会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
如此一来,她必定会被李守贞的叛乱牵连其中。
朱秀解释了一通有关土壤肥地的知识,史灵雁听得似懂非懂,又脆生生地问道:“老伯们肩头扛的是什么东西?”
朱秀对部分官吏的学识和认知早已不报希望,指望他们来推广农学是不可能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