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郭大爷挂帅-《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3/3)页

    若非不得已,刘承祐当真不愿开口征询郭威的意见。

    杨邠淡淡地附和一句:“臣也是此意。”

    郭威话说时有些犹豫,毕竟有些话不能从他嘴里说出来,否则定会惹人非议。

    如果让慕容彦超领军,他是放心的。

    刘承祐忙道:“苏相公怎么了?”

    刘承祐一下子就慌了,派太医和心腹内侍赶到冯道府上,一方面为他诊治,一方面也是为监视他的举动。

    史弘肇恼火道:“李守贞的秦王大旗已经挂满关中,叛军气焰嚣张,平叛战事迫在眉睫,如果朝廷再不还以颜色,李守贞尽收关中人心,只怕下一步就是称帝,与我朝分庭抗礼,上演一出秦汉之争的大戏!”

    李三娘皱起眉头,看向自家兄弟,李业脖子一缩,讪讪笑着低下头。

    当即就有朝臣反对:“高行周老将军有伤在身,只怕力不从心,勉强的话,一旦在前线有失,只怕军心震动,反而给了叛军可趁之机!”

    冯公还在,刘承祐长舒一口气,朝堂众臣也把心放回肚子里。

    等李守贞彻底站稳脚跟,关中脱离朝廷掌控,大汉江山瞬间就会被撕裂大半。

    万般无奈下,刘承祐只得将求助的目光投向四大顾命重臣。

    杨邠面无表情,史弘肇鼻孔里重重哼了声,以示不屑。

    冯道没来,王峻也被刘承祐派到前线当监军,国舅李业也缩头缩脑的站在朝臣里,不敢再吭声。

    史弘肇冷哼道:“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策!郭枢密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朝臣们惊讶不已,急忙朝殿中鞠身行礼。

    李业大声道:“臣举荐洛阳留守高行周出任大军统帅!”

    刘承祐满眼失望,有些恼火似的攥紧拳头。

    李业屁颠颠凑上前,谄笑着伸手搀扶,李三娘摆摆手拒绝了,走上玉阶在御位上坐下。

    “太后圣明!臣等遵旨!”史弘肇大声鞠礼。

    指望他的好舅舅出谋划策是不可能了,让他去挂帅统兵对付李守贞更是天方夜谭。

    白文珂没有办法,只能将大军分作两部,在潼关城以东三十里,沿着黄河两岸扎下大营,将实情奏报开封,等候朝廷处置。

    可却不能不考虑南边唐军的动静。

    郭威低垂眼皮,好像快要睡着。

    可惜现在满朝文武里,除了郭威,刘承祐也不知道该问谁了。

    “太后驾到!”一声高亢尖利的唱喏声在紫宸殿外响起。

    李三娘快步走下玉阶,亲自俯身将郭威搀扶下,轻声道:“难为兄长劳师远征,为这大汉江山受尽辛苦,我母子感激不尽。兄长安心去,家中自有妹妹照看。”

    只是刘知远称帝后有了君臣名分,往来便少了许多。

    带兵打仗可是技术活加体力活,李业吃不了这份苦,更没有这份本事。

    只要有郭威在,刘承祐便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史弘肇踏前一步道:“启禀太后,为今之计,只有让郭枢密挂帅出征,最为稳妥,大多数朝臣们也是同样的看法。”

    刘承祐脸色变化莫测,犹疑不定。

    史弘肇笑着揖礼,适时收声,适可而止。

    “史弘肇!你言语轻浮放肆,拿军国大事开玩笑,简直就是目无君上!”

    刘承祐侍立一旁。

    连冯公都溜了,岂不是说明朝廷要完?

    现在,就连郭威的枢密使职衔,都成了刘承祐的眼中钉,做梦都在想着,如何才能将其罢免。

    “咳咳咳~~~”苏逢吉脸皮挤在一块十分痛苦的样子,剧烈咳嗽起来,病恹恹的默不吭声。

    还不赶紧溜?留下来等死?

    谁的命能硬得过八朝元老冯公?

    好在守候冯道府上的内侍每日回禀说一切如常,冯公只是痔瘘犯了,不得不趴床休养。

    杨邠又道:“郭枢密主掌军事,如此军国大事,官家可以咨询他的意见。”

    郭威心里感激,所以即便不受刘承祐待见,他也不多做计较。

    李三娘以太后身份作出决断,朝廷上下无人再敢非议。

    郭威又调柴荣统领天雄军到麾下听用,一同前往关中平叛。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