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202章 内忧未熄,再添外患 自从平凉牧场的羊羔出栏数突破两千只,朱秀和史匡威就基本实现了羊肉自由。 朱秀自掏腰包扩建节度府地下冰窖,瓜果蔬菜、鸡鸭鱼羊猪、羊乳牛乳马乳.但凡能吃的都囤了不少。 按照朱秀的话来说,他和史灵雁、史向文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营养一定要保障充足。 敞院树荫下,朱秀拉着史向文在烤串。 一方喂马的石槽经过简单改装成了现成的烤架,槽里填入木炭,摆放好竹签肉串,史向文两手各拿一把蒲扇,负责助风添炭。 掌握火候的精细活,自然交由朱秀来做,撸着袖子,两手各抓一把肉串,以极快的频率拨弄着。 “大火!” 朱秀一声令下,史向文左右开弓,蒲扇呼呼扇动,风灌进石槽里,炭火烧得猩红,火星四溅。 羊油淋下,助涨火势,火焰噌地燃起,烈火烹油之下,鲜嫩的羊肉迅速变得焦黄。 朱秀大吃一惊:“好端端的,怎会突然降下一个节度副使?” “好吃不?”朱秀舔舔嘴边油渍。 后赞还兼任邠州留后,相当于掌握静难军兵权。 “是!” 朱秀自豪于自己的手艺,考虑扩展一下泰和楼的生意,推出夜市大排档,烧烤配冰果汁,再度引领安定县城餐饮潮流。 朱秀没好气道:“观点不同有所争执岂不正常?抓人做什么,显得像是我怕了他。” “你用心学,等雁儿回来,让她尝尝你亲手烤的肉串。” 老史把公文扔下,一点不客气地抢走朱秀手里最后几串,大嘴一张全都嗦下肚。 朱秀坐起身斜靠着,接过几份材料翻看,有两份新稿子引起他的注意。 上一期小报,朱秀写了一篇鼓励泾州百姓栽种草的文章,让温仲平用头版刊登。 史向文羞涩地憨笑着,把肉串塞给朱秀,又从盆里捞了一大把,继续兴致勃勃地添碳生火。 朱秀斜睨他一眼,怪笑道:“天象告诉我,你四十五岁那年要当爹。老史,恭喜啊!~” 严平道:“也就十二三岁的样子,胖乎乎的,瞅着有些傻气,倒是挺有礼貌,与我出门撞见,还会主动避让行礼。” 史匡威背着手从廊下走来,眉头紧锁,黑脸沉沉,朱秀瞥了眼,见他手上拿着一份公文。 严平低笑道:“卑职已经打探清楚了,这二人眼下就投宿在盛和邸舍,一日三餐都在泰和楼。邸舍伙计说,徐茂才每日足不出户,潜心钻研报纸,撰写文章,托伙计买了不少笔墨砚。 “快什么?”老史油汪汪的黑脸很是狐疑。 朱秀面色凝重,后赞之名他也知道,原名后匡赞,后来应该是为了避讳,史籍上改称后赞。 朱秀有些疑惑,拆开公文,取出函件,竟然是从洛阳发来的,加盖了洛阳留守的印信。 朱秀倒吸一口凉气,慌忙抢过严平手里的几张纸,找出那首诗。 “你说那少年,多大年岁?”朱秀凝重道。 “少使君,您这是?”严平哭笑不得。 “好吃!”朱秀竖起大拇指予以肯定。 “火烧眉毛了,你小子还有闲心躲在这烤肉串?” 王守恩一走,静难军只剩一个烂摊子,邠州一地鸡毛,后赞这是来收拾乱局的。 “丑小子?”朱秀注意到,严平两次提起徐茂才身边少年,都是用丑来形容。 严平挠挠头一脸不解,写文章隔空争辩,在他看来还不如见面打一架来得痛快。 朱秀满脸坏笑,挥挥手。 撒上一把由安喜茴香、芝麻、茱萸籽、胡椒炒香,磨成粉特制的香料,公元十世纪烤串界的天板羊肉串便新鲜出炉。 朱秀越听越觉得不对劲,这番长相可了不得,历史上同样长相的人掰指头都能数的清。 上一期他写的那篇震惊文,通篇都是大白话,论起词藻华丽,远远不及徐茂才的这一篇。 朱秀看罢徐茂才写的文章,不由笑了起来。 “停!” 朱秀重新躺下,两手枕着后脑勺,仰望着头顶树荫。 难怪温仲平拿不定注意,原来这篇文章是徐茂才写来反驳他的。 “噢~好!”史向文有模有样地学着他的动作,蹲在烤架前摆弄肉串。 “钟山隐人.钟山十二三岁重瞳骈齿,全都对得上,难道真是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