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朱秀论史-《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3/3)页

    史匡威把密报凑近火烛点燃,望着黑烟缥缈,手一松燃烧的纸张落在地上,很快烧为灰烬。

    史匡威摩挲胡须,咧嘴道:“不错,就是这个道理。”

    朱温从造反起家,又投降朝廷当上藩镇,最后借助藩镇之势灭亡大唐,做到了当年安禄山、王仙芝、黄巢都没做到的事。

    史匡威犹豫了下,说道:“明日.关铁石和魏虎也该回来了.”

    老史咂嘴道:“甭说接圣旨,皇帝老子都见过几个.”

    史匡威则加了太子少保的头衔,也算是成了正二品大员。

    史匡威松口气,咧嘴大笑:“就知道你小子是个有度量的。”

    “身为一方掌权者,最应该懂得敬畏万民,敬畏黎民苍生!这幅字乃名家出品,专门送给你的。”

    从这方面看,史匡威也算凤毛麟角了。

    三年后,可怜的小皇帝在老朱的淫威下禅让帝位,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的大唐王朝轰然崩塌。

    那是写给锦绣大唐江山最后的挽歌。

    朱秀笑笑:“不需要给我交代,他又不欠我什么。”

    隔年,小皇帝被老朱赐下一杯鸩酒毒杀,死时年仅十六岁。

    自从天宝十节度开始,到朱温灭唐,这近一百五十年间,藩镇势力几乎主导了大唐王朝的兴衰起落。

    老朱如愿以偿开创大梁王朝,当上皇帝,成了天下至尊,表面上威风八面,实则被天下人戳破脊梁骨。

    朱秀手里也有一份,瞟过几眼没太放在心上,随手扔一旁。

    所以老朱上台,当即着手改革军制,大搞军事集权,把天下藩镇拆分重组,抽调各镇精锐兵将组建禁军,设立侍卫亲军负责统率。

    朱秀淡然道:“你可以跟他讲明,我朱秀并非薄情之人,只要他诚心认错,并且以后保证不再犯,陇山关的事我既往不咎。

    大唐由藩镇而亡,五代由藩镇而兴。

    所以,处置魏虎一事不得不慎重,朱秀可不愿为此与老史的情义产生裂痕。

    所谓“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其实只存在于藩镇势大,中央难制的特定时期。

    朱秀离开内书房,一路往前宅办公官房走去。

    马庆的能力毋庸置疑,在搞情报方面颇有建树。

    老朱可以说是唐末藩镇之祸,武人起势的集大成者。

    老史点头如捣蒜,伸出大拇指道:“还是你小子明白事理!你放心,你说的这些我都会代为转达。魏虎毕竟跟了我十年,跟你一样算是我半个儿子,要是你们斗起来,我里外左右都不是人,想想就头疼”

    老朱得意啊,人也飘了,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干掉老主子,虚头巴脑地扶持昭宗儿子做了哀帝。

    庄宗皇帝李存勖遭遇兴教门之变,是由禁军主导的一次军事叛乱。

    老史气愤地骂咧着,黑脸满是愠怒。

    这些证据暂时还没有让史匡威看到,既然魏虎愿意回来,朱秀决定不妨再缓一缓。

    老史为此很得意。

    老史放下腿,搓搓手掌,吞吐道:“魏虎的事,我来跟他说,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泾原将士被反复无常的长安朝廷彻底惹火,掀了桌子,一举攻陷长安,吓得唐德宗出逃奉天。

    老朱当年亲手埋葬大唐王朝,断送李唐血脉,为天下人所不齿,时人常言,这便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的道理。

    魏虎毕竟是彰义军的牙帅,虽说经过牙军重组,他的根基已经破坏殆尽,但名声犹在,朱秀也不敢随意轻动。

    一旦下定决心要动,必然是雷霆一击。

    彰义军决不允许第二次动乱的出现。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