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徐铉的春天来了-《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224章 徐铉的春天来了
徐铉近来日子过得不错。
他以徐茂才为化名撰写的文章,得到报社重视,基本上每隔两三期,就能见到他的文章登上头版主面,作为当期报纸的核心读物。
作者徐茂才,成为安定县城一位不大不小的名人。
相应的,他的稿费也是水涨船高,加上担任周末兼职编辑赚取的薪酬,足够他和李从嘉在县城过上相当体面的生活。
就算每周在泰和楼吃三四日也绰绰有余。
徐铉在一个月内还清拖欠的房费,还请邸舍跑堂的大小伙计,几位厨房大师傅,一起到泰和楼搓了一顿,还给后灶房的帮杂大婶每人送了五十文钱红包,感谢他们近段时间对李从嘉的照顾。
徐茂才和他的外侄李嘉,一下子从邸舍众人口中的老赖,摇身一变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原本打算单独宴请邸舍掌柜,可堂倌头子胡广岳说掌柜实在太忙,无暇分身。
反正自从住进邸舍后,徐铉就没见过掌柜,只知道是一位异常忙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
主要行政权力归于镇长,耆老和乡贤只有参议之权,也能直接越过镇长上报县府。
胡广岳道:“掌柜家大业大,并不时常过来,他看我做事还算认真细致,便放心交给我打理。”
徐铉猜测,这位掌柜说不定也是公门中人,经营邸舍不过是副业,真正的职业应该在官府之内。
徐铉有些失望,急忙道:“可否请胡老弟代为引荐?徐某亲自求他?”
胡广岳没想到徐铉这个时候会来找他,急忙使眼色,让手下人把文书材料统统收走。
“胡老弟!”徐铉拎着礼盒热情地喊了声,进到大堂里。
今日,徐铉又领了一笔丰厚稿费,特地到广和商铺买了些果点心,留给李从嘉一些,剩下的他带着去找胡广岳。
徐铉和李从嘉不知道的是,这位老师傅和泰和楼的大厨,还真是师出同门。
胡广岳挤眼睛,笑得很是猥琐。
“第五,要擅长文墨,会抚琴弄箫,考试现场要进行丹青笔墨、诗词歌赋方面的考察”
由县府选任的镇长,和当地选出的耆老乡贤共治地方。
还有后灶房的总厨,对泰和楼的菜式经常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
“第三,身高必须在五尺四到五尺六之间先生有多高?”
后来老师傅有一日来了兴致,做了一道水晶肘子,李从嘉偷偷夹带了些带给他尝尝,味道比之泰和楼竟然分毫不差,像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
再看一遍,徐铉终于确定,他好像符合报考条件!
“先生我回来了。”房屋门推开,李从嘉走进。
“原来如此。”胡广岳点点头,皱眉沉吟不语。
“不瞒徐先生,我家掌柜虽然不是公门中人,但在县衙甚至节度府都颇有关系。只不过掌柜为人低调,甚少公开露面,想找他办事确实难啊~”
又闲聊了几句,徐铉告辞上楼去,胡广岳看着他离开,快步走到后院,招来一名伙计,附耳低语几句。
徐铉没跑过堂,不知道做堂倌能挣多少月钱,从盛和邸舍的生意情况看,胡广岳应该能挣不少,但也不会奢侈到去泰和楼吃席的地步。
李从嘉看罢,惊讶的睁大眼睛:“这么多限制条件,先生好像全都符合呀!”
“先生请说。”
镇长一职徐铉从未听说过,仔细看过告示介绍,才知道是一名介于县府与乡村之间的官员。
徐铉叹口气,“也罢,劳烦胡老弟了。”
想要做到这些,掌柜必定是一位有相当能量的人。
“徐某与外侄住在邸舍,一直承蒙胡老弟关照,一点心意,算不得什么,就当作感谢胡老弟两月以来的照顾。”
这样的行政划分令徐铉耳目一新,回到邸舍房间,迫不及待的认真研究起来。
“小郡王快来看!”徐铉忙招呼李从嘉坐到身边,指着招聘告示,把上面的内容讲解一遍。
大白天的凑一块看春宫图,还真是俗不可耐啊
胡广岳倒是脸色如常,招呼徐铉坐下,给他倒茶:“徐先生今日怎么没去报社?”
李从嘉肉乎乎的脸上满是不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