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徐铉的春天来了-《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只是这镇长一职,为何要大张旗鼓的从民间选任,徐铉有些想不通。
徐铉问道:“冒昧问一句,掌柜可是有官职在身?”
特别是有世家豪族所在的州县,皇权还比不上世家说话管用。
还有一事令徐铉感到困惑,邸舍众人对于能够去泰和楼吃席,好像并不太感兴趣。
徐铉突然想到一人,忙问道:“褚珣褚少郎已有近一月不曾露面,不知去了哪里?掌柜是他二大爷,可否请褚少郎代为说情,让我见见掌柜?”
徐铉尴尬地有些脸红,站在原地有些手足无措。
胡广岳目光古怪地看着他,犹豫了一会,才说道:“褚少郎进了泾州学堂,想是学业繁忙,无暇外出等下次褚少郎来时,我提前通知徐先生。”
“徐先生又有大作要登上头版了!恭喜啊!”
刚好盛和邸舍开业,缺少灶房总厨,便让他出任。
徐铉把礼盒放下,强作镇定道:“去过了,刚回来,领了稿费,顺道买些糕点,这一盒专程送给胡老弟的,还请收下!”
徐铉忍不住起身踱了几步,展展袖袍:“如何?”
难怪老师傅提及泰和楼时口气颇大。
徐先生和侄儿好不容易脱困,还是不要轻易涉险,万一被当作南国奸细,弄不好可是会有性命之忧啊~”
这几个伙计和胡广岳一样,都是藏锋营发展的情报人员,算是邸舍的核心成员,在彰义军都是挂了名的,算是有编制的堂倌。
节度府的当权者抓住时机,设立行政改革试点,把官府决策贯彻到基层,可谓是极其高妙的一步棋。
徐铉笑了笑,示意他继续往下。
不过宗法制在地方仍然有庞大权力,有时甚至威胁县级官府。
“胡老弟在邸舍干了许久了吧?”徐铉道。
徐铉把招聘告示放到一旁,说道:“徐某有个想法,想跟小郡王商量。”
胡广岳看着他笑了,“徐先生今日是找我来打听掌柜底细的吧?”
胡广岳点点头:“从邸舍开办至今,我一直在此。”
水晶肘子也是泰和楼的名菜,深得李从嘉欢心。
想要把基层权力抓到手中,江南朝廷做不到,开封朝廷也做不到,偏远的泾州倒是有可能成功。
徐铉不好意思地笑笑,拱手道:“胡老弟见谅,徐某并无冒犯之意。”
一个邸舍灶房厨子,竟然能做出泰和楼名菜,徐铉和李从嘉感到非常震惊。
徐铉苦笑:“多谢胡老弟告诫,只是族人随我北上,如今我们脱困,他们却深陷樊笼,叫我如何能心安?”
~~~
过了几日,没等来褚珣,更是没见到那位神秘的掌柜,徐铉却等来另外一个消息。
胡广岳笑道:“徐先生太过客气了,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收下了。”
“胡老弟万勿推辞!”徐铉把礼盒塞他手里。
周末休沐日时,徐铉如往常一样,去报社帮忙校对刊物,回来时拿着一份招聘告示。
“.噢.噢噢!”徐铉愣了愣,才反应过来胡广岳口中的画册是什么意思。
胡广岳苦笑道:“实在对不住,掌柜平日里不喜欢被人打扰,我虽然知道他的住所,但也不敢贸然登门,只能等他何时有空来邸舍时,转达徐先生的意思。”
“有劳!”徐铉感激地揖礼。
整个邸舍,真正知道朱秀身份的,也只有老师傅和胡广岳。
徐铉见胡广岳收下礼物,暗自松口气,笑容也愈发亲切了。
距离县城四十余里的农垦区,要公开选聘一位镇长。
李从嘉又愣了下,接着往下看:“第四,要五官端正,相貌儒雅平和,有名士风范”
“无妨,徐先生有事不妨直说。”
地方宗法制极大削弱,的确是加强基层行政管理的最好时机。
唐末乱世,天下烽烟四起,战火连绵,碾碎的不光是李唐皇朝二百多年的辉煌,还有自魏晋以来延续的世家门阀。
第(2/3)页